是持着当地蛮人粗制滥造的竹弓,标牌,以让乌蛮人产生误会。
王巨又看了看军营,多数士兵仍穿着这种破烂的铠甲,或者不穿铠甲,继续迷惑敌人。不过军营秩序井然,王巨点了点头,道:“去看看乌蛮人的军营。”
“呵呵,”姚雄古怪地笑起来。
“姚雄,你笑什么?”
“少保,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王巨带着一行人纳闷地来到西面一个山坡上,前面就是乌蛮聚集大军的地方。
姚雄又说:“少保,你看看。”
王巨举起望远镜向西看去。
有不少蛮人士兵在陆续集结,还有一部分蛮人押运着粮草牲畜源源不断地过来,卸下粮草后又离开军营返回。
大战来临,宋军要准备粮草,乌蛮也要准备粮草。
区别就是宋军的粮草早在几个月前,就随着兴修道路水利时押运各种物资,秘密集结到了自杞州城中。乌蛮则是立即集结,不然怎么办呢?这么多兵士来了,仅是吃喝,十几天下去,也将夜苴部吃空了。因此他们向乌蛮其他各部求援时,不仅是求援士兵,也求援他们支持粮草。
这不是姚雄感到好笑鄙视的地方,让他好笑地是一个字:乱!
来到了不少蛮兵,不过现在他们的军营整是乱蓬蓬的一团,加上后面兵士不停地集结,又不时有物资押运过来卸载,已经乱得不能再乱。
姚雄说:“少保,给我五千骑兵,我马上还少保一个大胜。”
王巨笑笑,扭头看着燕达,燕达略有些惭愧地说:“我明白少保为何取大理了。”
可能大理单体的兵士,比宋军强大。至少乌蛮各族兵士比广南西路大部分兵士剽野。但结合起来就不行了,乱得根本不象一个军队。
所以姚雄轻视地耻笑,但燕达却想到了王巨以前所说的话。
大理是大理,南诏是南诏,蒙氏能击败唐军,固然是杨国忠指挥无方,但那时蒙氏南诏正是扩张之时,战争不休,军队战斗力强大,士气旺盛,而且经过大规模的战争,各军配合有素,相反的,杨国忠是急匆匆组织的新军,所以唐军这才大败,非是两国真实实力的写照。
到了大理时,就连段氏取代杨氏,几乎都没有爆发惨烈的战争,要么就是那次进攻交趾,被打得抱头鼠窜地逃了回来。
可能各部族仇杀不断,战斗不休,导致许多兵士比较剽悍,不过结合起来则就不行了。
一支没有军纪没有配合的大军,还能打好仗么?
因此被交趾打得惨败。
正是这种情况,攻打交趾,不会花费太大的代价,包括士兵的伤亡。
“燕将军,来了多少部?”王巨问。这个比较容易观察,因为各部各自成军,不过王巨仅是来看一看,换不着自己去降低身份做斥候了。
“眼下来了十五部,估计后面还有一些部族参战,但必然有一些乌蛮部不会来了。”
“看来这个乌蛮这个松散的联盟越来越松散了……大理有没有派出军队参战?”
“有,斥候打探到大理那边也在集结军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不知道能派来多少兵力。”
姚麟说道:“少保,要不要我们发起一次进攻,将他们击败,好吸引更多的兵力到来。”
为什么王巨让刘开说那番话。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部族分散在各处,有的部族所在的地形十分复杂,因此最好让他们将兵力一起集结到自杞边境处一举歼灭。而且在这里用兵,成本会很低。
那来的僵持哦!
但站在大理的角度去看,难道刘开说得不对吗?难道大理军队真的那么弱吗?俺们乌蛮子弟,遇战斗,可是视死如归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