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胆子,苏府尹继续审问,才得知乃是陈妻李世与婆婆一直不合,于是对诸婢说,博士一日持丧,当厚饷汝辈。”王巨说到这里,怕张难陀听不明白,又解释了一句:“这个博士便是指陈世孺的职官。因此诸婢才大着胆子杀死了陈母。然而这个案子在开封府拖了大半年,却一直没有结案。”
“咦?”
“直接原因非是陈妻,她是逃不掉了,可是陈知县有没有参与?”
“就算没有参与,陈知县也知情吧?”
“小娘子说得对,那么大的铁钉子,入棺时陈知县难道?”
“拖有拖的原因,主要是有官员认为陈妻李氏并没有明言害死婆婆,所以法不至死。苏府尹虽未说李氏法不至死,但坚持认为陈知县不知情。”
“这分明是包庇。”
“官家也认为苏府尹是包庇,并且害死的是母亲婆婆,因此将苏府尹召到皇宫大怒地说,此人伦大恶,当穷竟。苏府尹却说道,事在有司,臣固不敢言宽,也不敢谕之便使之重。”
“古怪。”
“其实一点也不古怪,主要是这两人的背景,陈世孺乃是前朝宰相陈执中的独子,那李氏就更不简单了,她的父亲是三司使李中师,母亲吕氏则是吕晦叔的女儿。”
“最后如何?”
“最后拖久了,苏子容也拖不下去了,而且真相也渐渐揭开。事实案发后,李氏便立即找到吕大娘子,吕大娘子于是又立即找到她的父亲吕晦叔,请他去跟苏府尹疏通疏通。据传吕晦刚直不阿,拒绝了她的请托。不过吕晦叔没有出面,他的侄子大理寺评事吕希亚(吕公绰之子)与赞善大夫晏靖(富弼的舅子,晏殊第七子)却过问了案情。”
“这样说,吕相公还能说没有参与?”
“琼娘,你怎么当真了呢?”
“后来呢?”
“直到去年,此案拖得太久,这让官家很不满意,于是将苏府尹贬到濠州,再加上御史弹劾开封府所鞫不尽,官家将案子转到大理寺审问。正好大理丞贾种民乃是新党人,断决陈知县乃是知情弑母,陈知县岳母吕氏从中因缘请托。致使案件久拖不决,也将陈知县吕希亚与晏靖一起抓捕起来,然后指控吕晦叔曾亲自向苏府尹请托。”
“有可能是啊。”
在宋朝以孝为百善之首,杀死的虽然是陈世孺的后母,但确实是母,非是陈执中的小妾,在古代。这个案子无疑是惊天大案了。不说苏颂包庇,最少让三朝老臣苏颂犹豫不决了。能让他犹豫不决了,凭借一个妇人与官职不算很高的吕希亚晏靖可能么?
因此琼娘才说有可能,王巨继续说道:“是有可能啊,官家也这么认为的,因此下诏书去濠州责问,可是苏颂却坚决说,诬人死,不可为已。官家无奈,只好再贬苏府尹知沧州。又将案子转到御史台审问。”
“御史台里有许多新党哪,”琼娘笑道。
“蔡确李定舒亶等确实是新党,于是在去年秋后断决陈知县不愿意呆在太湖县当知县,便默许了李氏唆使婢女杀母,以便利用丁忧机会回到京城。”
“这有点略过了吧。”
“嗯,这个说法是很勉强了,况且太湖县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我的判断那就是这个李氏乃是一个恶毒的妇人。因为婆媳不和,才唆使了婢女杀害婆婆,随后陈知县肯定是知道的,然而畏惧妻子,或者不想事态扩大,便掩瞒了这件凶杀案。不过到了新党手中。必然想利用这件事打击吕晦叔直至吕家。官家妙,便说陈执中止有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御史中丞蔡确反问官家一句,陈世孺大逆不道之罪,可郝邪?官家无言以对,只好用了另一种手段将事态缩小化,下诏说贾种民为了穷究此案。不顾制度礼法尊卑,跑到吕晦叔家中将其子叫到院子当中,用言语恐吓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