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1章 假像(第2/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许多富人依然是大宋的良民,平时做了许多乐善好施之举。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体上也是对的,活不下去了,只好沦为盗贼。如果活得下去,又有多少人甘心当盗贼呢?但也不是全对,人心没有满足的时候,富了还想更富,因此百姓变富了,也不意味着犯罪变少了,只能说是暴力性犯罪可能下降,更不代表着个个就化身为道德君子了。”

    “因此变富与德化是两回事,两手都要抓。好比穿衣吃饭,衣服穿好了,难道就不吃饭了?再者,为何要实施这个专利。臣就说这个新式织机。一旦推广,将会使多少百姓得以改善。”

    “王卿,说仔细一点。”

    “陛下,它的出现,羊毛价格必然会上涨,西北有许多百姓都饲养牛羊,特别是羊。可这些羊多是当成食物的,宰杀后就没有了。然而饲养毛羊,一年则能收获数次羊毛,收入会不会增涨?况且相关的作坊也会变多,作坊就需要许多织工织女,而这些羊毛织品的流通,朝廷无疑又会增加大量商税。还有呢,这种织机臣未看到,但它能将羊毛绞成如此细的毛线,那么是否能用在棉花上?陛下,想一想大量南方的棉花用这种织机,织成精美的大食布,又会给国家带来多少直接收入与税赋,又能养活多少人、创造出多大的价值?一项发明,就带来了这么多变化。如果是十项二十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呢?那会带来多少变化。然而因为没有相关的律法保护,百姓不愿意花大量钱帛去研发。就象这个祖阳,他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贯,有几个人能象他这么做。并且他是成功了的,如果不成功,这十几万贯用什么手段收回来?”

    “王卿,那个处罚还过重了。”

    这道奏章先是张商英草写,王巨再做了修改。

    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专利持有人本身的政策。发明者必须持有相关技术到所在州府报批。然后再交纳百分之一的专利认可费用。好比祖阳。他花费了十八万贯,那么就得交一千八百贯的认可费。

    为什么要交纳这个费用呢,因为官府接到报批后,必须派人甄别是不是你发明的新技术,或者是不是你独家技术。

    否则可能就会有一些歹人将别人的技术拿过来报批,那么弄不好真正技术持有人,以后却不能使用这个技术了。

    因此这个甄别会十分麻烦,必须交给中书。再由中书交给各路转运司,再由各种转运司官员一一甄别,确认没有其他人拥有这种技术,最后才能认可。

    如此一来,会不会产生大量的费用?

    百分之一的认可费就是支付这个费用的。

    所以有了后面的规订,报批后就属于审核阶段了,但从报批时起,国家就开始对报批人的技术拥有进行保护,只不过经过两年甄别时间后,才能算是报批人真正拥有此项技术。

    实际与后世的专利法差不多。区别就是审核时间更长。

    再就是官府接到报批后,必须送到中书。中书单设一库存放起来。以备以后处理相关的纠纷。

    除此之外,那就是以后每年其技术拥有者,还要交纳千分之二的费用。如祖阳,他每年还必须得交三百六十贯。

    这也非是国家想敛财,此法不设则己,一设以后肯定会产生纠纷,也会分散相关官员的精力,当然,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但这些费用并不是剥削发明者,就象祖阳这个新式织机。

    如果此法通过,以后从名义上来说,其他人想要得到这种技术,那就必须从祖阳手中购买,不说是十八万贯吧,最少得支付一个两万三万贯,那么祖阳不但能将研发费用收回去,说不定还能发上一笔大财。

    然而也不算是对祖阳的偏袒。

    这是成功的,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