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9章 土豆宴(第2/5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豆,仅是一季产量就能保持在十石,最少七八石以上,得能养活多少百姓哪?

    听着大家的讶然声,王巨苦笑了一下,这是土豆,如果是红薯,产量出来,这些人准得吓得都不相信了。

    他挥了挥手。

    赵顼身边的太监会意,产量出来了,但它得怎么吃。

    王巨提供了几套食谱,做粮食的,做菜肴的。

    这几名太监将土豆抬下去开始做膳食了。

    对于这玩意怎么吃,大家也感到好奇,于是一起来到宴殿,等的时间并不长,它非是难以煮熟的事物。有主食,有菜肴。不过在这里王巨也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食物的关系,无论土豆或红薯放在中国,是无法做主食的,原因很简单,它们含质白质太低了。这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人是以荤腥为主食的,那么搭配土豆,就很好地解决了粮食问题。

    但它们是可以做为副食的,也可以做为牲畜的饲料,虽然不是中国人理想的主食,可在饿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比吃观音土强吧。想一想李自成起义时,如果陕西普及了这些杂粮,李自成有没有起义的土壤?

    放在御膳房里烹饪,那自然美味了。

    老王吃完后叹息道:“不当吃啊,来年它们可以变出多少土豆。咦,王子安,为何叫土豆,不叫土瓜。”

    敢情在他印象中,豆类就是黄豆绿豆碗豆,两者外形上区别太大了。

    王巨含糊地说:“是彼岸海商取的名字,但只是一个名字,没那么重要。”

    那就土豆吧。

    大家吃完了,这是大功劳,王巨也正好说另一件事了,他站起来道:“陛下,诸公,我前段时间去了三司,让三司查看了所有与石炭相关的税收与直接收入,发现其净收入都不足两百万贯。”

    蔡确问:“有什么不对吗?”

    这是两百万贯,新贯,不少了。

    “蔡公,你知道如今大宋一年得消耗多少石炭。”

    蔡确摇了摇头。

    王巨说道:“我估计最少在六千万石,多可能达到一亿石。”

    “有这么多?”

    “蔡公,你再仔细地想一想。”

    宋朝户数直逼一千八百万户了,这只是户册上的户数,实际户数可能还得增加一两百万户。这些虽是隐户匿户与生蛮,然而他们同样是大宋的百姓,同样在生产或消耗。

    随着石炭开采量的增加,各方面都在使用石炭了。特别是王巨在庆州的举措。如今正式蔓延到全国,包括蜂窝煤与壁炉。壁炉只有北方百姓在用,没钱的人家,则就着石炭,搭一个暖坑。这是取暖作用的。

    还有做饭的功能。农村人无所谓了,烧各种庄稼的秸杆,城市百姓原来也烧秸杆,同时搭配着木炭,或者木柴,所以宋朝两税中有一项单位,束,也就是草,不仅是喂马的,还有用来做饭之功用。

    然而现在渐渐被蜂窝煤取代。并且这项产业养活了不少人。

    它使用的范围就太广大了,不但北方城坊户,南方城坊户也普遍地使用石炭做饭。

    这是无烟煤的,至于烟煤使用同样广泛,各种冶炼,就连一些陶瓷器作坊,也开始使用了石炭。不提这个工业用煤吧,就是这个民用用煤,宋朝那么多人口,一年得消耗多少石炭?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出来。现在的石炭产地主要还是在北方,特别使用了火药后,随着开采技术提高,一石出坑价格已经下降到不足二百五十文。如果运输条件落后,则一石只有两百文,当然,到了百姓手中还维持在三百五十文左右。然而南方却不止了,象是泉州与广州入港价就接近了三百五十文。

    实际这个价格真有些坑人,但没办法。这时代只要沾到笨重二字,一个运输成本就是惊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