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0章 点将(第4/5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那么昏庸,那么做事就会小心,而不会胡作非为。

    不过这个太长远了,还是眼下吧,他转移了话题,问:“贺兰石如何了?”

    未问前线战况,战报里早写清楚了。

    提到了贺兰石,韩韫一脸钦佩:“太保,太神奇了。”

    章楶让西夏用贺兰石换战俘,而且默认了西夏的高价。

    这一着终于成为致命的导火索。

    从那以后,贺兰石的价格越来越离谱。

    不但西夏有人失去理智地囤积,就连宋朝这边也开始有人囤积。而且有人还根据不同的贺兰石取了极好听的名字,如墨星、紫霞、天霁青、梅香、松韵……

    并且韩韫通过转手贺兰石,几乎将以前的大半成本收了回来。

    这次炒作贺兰石,等于官方也进入了,甚至最后成了官方为主,韩韫为辅的局面,王巨也没有隐瞒,因此韩韫大大方方地将这些收入全部交给章楶当成军费了。

    王巨松了一口气。

    十几年前安排此着,他想到的不仅是荷兰郁金香,还有天朝的君子兰、普洱茶,炒作成荷兰郁金香那是不可能了,但能炒成君子兰与普洱茶那般地步。

    而且在那时就有一些可能的征兆,比如夏国剑与西夏弩,质量上乘的,能在宋朝售千贯钱,就算它们不错吧,也不能说值千贯钱。同样的,还有倭国扇,即便杭州开始仿制各种折扇,甚至工艺还超过了倭国扇,但始终不及倭国扇价格之高。再就是高丽秘色瓷,当真高丽的瓷器比宋朝优质瓷器优秀?

    倒不是崇洋媚外,现在宋朝还是文明的中心,除了宋朝,余下的都是蛮人,蕃人,胡人,夷人,主要是舶来品,大家新奇了。

    贺兰石暂时也是舶来品,这便提供了炒作的空间。

    一个君子兰与普洱茶弄不垮天朝经济,体量太大了,但如果将贺兰石变成君子兰与普洱茶,对于薄弱的西夏经济来说,那就是致命的。

    “那就好,反正章质夫拿下萧关,前线又不太平了,你留下来过一个元旦节吧。”

    “行。”

    “过了元旦节,你看你还有什么亲人,需要迁徙到彼岸的,对他们暗中嘱咐一声,明年秋天随船去彼岸。”

    “这么早?”

    “明年我去陕西后,说走就走。”

    其实真的很快,至少王巨在京城逗留的时间连半年也不到了。

    韩韫悄无声息地回来。

    王巨开始做下面的安排,那就是点将。

    先是河北路。

    河北路原来是一个整体,但庆历战争,辽国来勒索,为了防备契丹,宋朝也于河北置了四路安抚司,大名府路,高阳关路。不过高阳关路首府在河间府,也就是原先的瀛州,真定府路,定州路。

    这就是河北四路的由来。虽置了这个编置,却不常设安抚使。

    于是熙宁六年,将河北路一划为二,一为河北东路,首府是大名府。一为河北西路,首府是真定府。

    但现在王巨又重新返回庆历的编置,将河北路统一,恢复了四个安抚司。

    大名府在后方,那就算了,主要是前方的三个安抚司,老将刘舜卿知雄州六年,在辽国颇有威名,因此以刘舜卿知河间府兼高阳关路安抚使。定州路乃是重中之重,于是将燕达放到河北。知定州兼定州路安抚使。真定府总掌两路安危,乃是重要的第二道防线,因此将赵禼调到河北,但为了安抚赵禼,除了让他担任知真定府尹外同时还兼任了真定府路安抚经略使。

    接着又将种古、种诊、狄咏等将领一一调往河北前线诸州军担任其知州或知军。

    也就是除了赵禼外,滹沱河以北各知州知军,已变成了清一色的武将。

    不要问王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