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1章 未来(第2/6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因此大宋砥柱则是章张二人。

    分宾主坐下,王巨先是拱了拱手说:“劳烦蔡公,劳烦诸位了。·?h??”

    所以说阶级无处不在,其他人只是一个诸位了,不过蔡确乃是名义上的一号相,要刻意说一声的。

    琼娘一一沏茶。

    王巨伸手说:“请用茶。”

    大伙呷了一口,王巨又说道:“给诸位介绍一个人。”

    他手一拍,一个中年人从里面走了出来,王巨说道:“蔡公,他与你是同乡,也是泉州人氏,名叫严维清,字子云。”

    “见过蔡公,见过诸公。”严维清恭敬地一一施礼。

    蔡确略略一拱手,算是还礼。

    “蔡公,诸位,他刚从彼岸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子云,你对诸公说说这个好消息吧。”

    “诸公,彼岸在更遥远的地方,6续找到了两个砂金矿,大约每年能收获数万两黄金。”

    张商英眼睛一亮。

    “天觉,你想到了什么?”

    “如此,彼岸则可以向大宋提供更多金银。”

    “中的,为了银行司,彼岸的商贾将彼岸的金银抽之一空,一度已经让一些商贾对我产生了怨言。但彼岸百姓数量终是不多,只要在更遥远的彼岸找到一些金矿,那么只要从倭国带回一些银子,余下贸易所得的金银,几乎就可以全部流通于我们大宋了。”

    严维清是刚从彼岸回来的,但彼岸在美洲不仅找到了两个砂金矿,还与一个部族产生了战斗,最后付数几十名战士的生命,将这个部族拿下,仅是从这个部族就收获了近十万两的黄金,即便两个砂金床,一年产金量也过了十万两。不过得少说一点,毕竟彼岸人口比宋朝这些大臣想像的要多得多。

    而且随着彼岸展,巨富不及宋朝,可普通百姓多比宋朝的百姓富裕,金银需求十分大。并且随着空旷的土地,以及刺激人口增涨的政策,人口膨胀的度也比内6要快得多,因此对金银的需求,未来会越来越多。

    这就没必要说了。

    但大伙眼睛全部亮了起来。

    虽然银行司表现不错,可是那个隐患一直若隐若现,那就是金银的不足。国家这三年变好了。金银需求量也变大了。最简单的,比如婚嫁,最少得用一些金银饰吧,一个四等户人家婚嫁。就得要好几两金银饰。

    说明百姓生活变好了,但这样展下去,有可能会成为新的危机。

    “因此这几年,银行司不得再印染绢交了,无论国家是否依然缺乏货币。直到随着彼岸通过各种渠道,带回大量金银,使得金银价格略略下跌时,国家才可以利用赋税或者其他形式,囤积金银,准备印染新的绢交……但我估计,那最少得到十年后了。【ㄨ】”

    “我一直说赋税的重要性,国家没有赋税收入,就无法运转。但这个赋税的作用,就是让国家运转的。以现在国家的收入。一旦平灭西夏后,必然在满足国家运转之后,还会产生大量盈余。国家需要一些盈余,以备不测。但如果学习隋炀帝那样,于洛阳囤积了可供六十年的粮食储备,那无疑就落了下乘。”

    “因此,我以为那就可以进一步宽民,而不是铺张浪费……比如增加官员薪酬,或者增加冗官的数量,大修一些没必的土木。这个宽民。则是进一步罢废各种苛捐杂税。这个我早讲过了,但还有一个没有讲,那就是黄河,以如今的黄河。五十年后,河北河床就会全部抬高,到时候朝廷不作为,那就是改走淮河道。”

    史上,金国入主中原,黄河改道。将金国弄悲催了。

    “因此,那时候必须大力治河工了。治河工,不是将黄河约束到济水那么简单,如果是这样,我早就执行了。关于如何治河,我写了一个策子,已经保存起来。按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