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9章 孤独的背影(第5/7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要司马光与文彦博不死,王巨心就不安。

    不过宋朝就是这种制度了,难道下令将这两个家伙处死不成?

    “范公。论理财之才能,你在宋朝不是翘楚,为何陛下以你为相?正是你性格温和,想用你调节各方关系,使国家平静,党争弥解。请切记之。”

    虽然王巨做事手段十分强硬,不过临行前这一番顾全大局的言语,也让一些大臣感动。

    王巨又看了看大伙,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好交待了,便说道:“臣说过,三年为相,改善朝廷财政状况,陛下也竭力支持,但还有许多,臣没有实现,这让臣惭愧万分。不过三年之约也快到了,因此臣到中书略略交待,再将迁徙百姓的诏令下达,臣就要去陕西了。”

    …………

    “陛下,太保昨天天黑时分连夜出京城了。”一个小黄门禀报道。

    昨天王巨回到中书,颁发迁徙百姓的诏令,同时交接,朝廷又授于王巨陕西九路经略安抚使,多了三路,河西路,灵夏路与湟州路,但被王巨推辞了。

    毕竟还有一个辽国,他们可不想西夏被宋朝灭掉的,九路的什么,太过招摇。

    在王巨坚持下,朝廷授予王巨陕西六路安抚经略招讨使,并且后面补了一句,总掌西北军政事务。

    一耽搁,天色便临近黄昏了,王巨下值,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王巨再也不是宋朝的宰相了。

    然后王巨回到家中,立即收拾行李,实际行李也早收拾好了,只是要准备马车,将行李装上马车,一大家子,除了留下看守宅子的几名仆役外,余下的一起借助夜色降临,出了京城。

    这样走了,仿佛做贼一般似的。

    但王巨也无奈,他大约在端午节后前去陕西的消息,在京城早传开了,就连家中买菜的仆役去了菜市场,都有许多百姓堵上来问。

    如果大大方方地离开京城,说不定许多京城百姓夹道相送,甚至挽留的啥。

    若是王巨去了彼岸,相送的,挽留的百姓排到了密州,那也无所谓,反正王巨不回来了,相反,送的百姓越多,越能证明他的政策深得人心,也就越不容易破坏。

    那么到了高滔滔死后,赵煦亲政,进一步改良,自己那时没有意外,仍会活着,也可以写信指点赵煦,只要自己在海外不做什么国主,赵煦不会排斥的,宋朝就会进一步向良性方向转变。

    但现在不行,送的百姓越多,越会有人做文章。

    看一看,那么多百姓被王巨蛊惑住了,又掌控着陕西路几十万精兵猛将,如果王巨想造反,大宋就改天换地了。

    并且这种舆论又让赵顼产生疑心,大事休矣。

    于是王巨象做贼一般离开京城。

    赵顼哪里想到王巨这种心思?俺疑心得到这地步么。他自己也不相信哪。

    本来他还打算今天早上召见王巨,然后带着群臣相送,最少送出宣德门吧。

    现在王巨却走了,这让赵顼惘然若失。

    更关健的是。王巨在朝中,无论文政或武功,有什么为难的,将他召来问一问,马上就得到解决。

    因此王巨这一去。赵顼仿佛心中少了一块极重要的东西。

    他忽然想到了王巨说的一句话:“我或许只是一个西北穷山沟的野孩子,许多人不欢迎……”

    想到此处,他莫明的一阵心酸,于是离开延和殿,来到宣德门城楼上,向西方眺望,这时他仿佛透过鳞比栉次的千万重房宅,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天际。

    他喃喃地说了一句:“王卿,非是你负朕,而是朕负你啊。”

    不但他。许多大臣以及京城百姓听闻王巨悄无声息地离开京城,心中皆感到不舍与悲伤。

    其实这正是王巨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