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1章 一家人(第3/5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包括禹藏花麻的部下,特别是定西城大战开始,禹藏花麻部下“窝里反”,让吐蕃军营混乱,随后三路宋军杀来,在这段时间里,禹藏花麻的部下也牺牲了不少人,前前后后阵亡的士兵达到了六七百人,还有一些重伤兵,正在治疗中。

    因此朝廷拿出了相当于三四万贯钱帛的各种物品,让禹藏花麻分赏下去。

    禹藏花麻再次千恩万谢。

    “别忘了,回去后,你要带着定西城附近的各大族长,前往河州城会聚。”

    “喏。”

    王巨让禹藏花麻回去,在巩州略略逗留了一天,继续向河州出发。

    到了熙州时,又接到蔡确的信。

    王巨的信到了京城,大家皆十分慎重。

    不提养活多少百姓,仅是彼岸的各支船队,每年都在给宋朝带来了大量的税赋,况且未来还要指望彼岸喘过气来,继续向宋朝提供金银呢,只有充足的金银,才能发行更多的绢交。

    如果朝廷有充足的本金,发行五亿贯绢交,外加大量的铜币,那么最少有四亿贯会在银行司存贷,一旦到了那时候,一个银行司就可以使宋朝财政变得无比的宽裕。

    真的不能这么想的,规模越大越雍肿,各种各样的弊病也就越多,成本也会一步步提高。

    不过有了充足的货币,会对宋朝整体经济产生更良好的影响。

    于是朝廷又立即让两浙路刑狱司的官员亲自调查马家衙内种种不法的过去,同时又将刘载贬离越州。

    王巨看完信,又回了一封信。

    我不是替郭元章打抱不平,至于吗?

    之所以在信中讲那些,是这件事背后所带来的影响,不提彼岸吧,就象郭元章那个作坊,最少养活了好几十名工匠役夫。但不仅是这些工匠役夫,以他家的规模,一年生产好几万贯纸张,那么必然会采购大量材料,包括麻,古藤,稻草,楮皮等等,这会牵连多少户百姓?

    如果钱员外能将郭元章的技术消化下去,这些百姓还不会受影响,但估计很难,之所以彼岸大量采购郭家纸张,是因为人家质量确实很好。因此郭元章一走,这些人家必然会多少减少收入。

    马衙内既然敢用五千贯钱强买五万贯的作坊,想来郭元章在当地也没有多少势力,平时也必然老实地交纳税赋,交到钱家手中,还指望钱家老实纳税?

    其实开头那封信,王巨确实有些危言耸听。实际宋朝许多产业,彼岸无法搬过去的,就象瓷器,彼岸缺少优质的高岭土。也许有,但天知道在哪里,没有优质的高岭土,就烧不出好瓷器。

    而且彼岸严重缺少人口,看似不少了。快接近一千万,但彼岸眼下几十年还是以农业与开拓新地盘为主的,庞大的船队又占据了大量人手,同时彼岸也有军队,同样占据了不少劳力,加上一块块的零散地形,以及缺乏材料,许多产业在彼岸皆无法发展。

    就算郭元章去了彼岸,重整旗鼓,也未必能生产多少纸张。更不提满足整个彼岸百姓需求与商贸需求。

    不过若是权贵欺压,大量有技术有财富的作坊主与商人,逃离宋朝,必然会对宋朝产生严重的冲击。

    一户郭元章不会产生多大妨碍,若是一千户一万户呢?那么王巨这几年苦心经营的制造大量二三四等户计划也就宣告失败了。

    最后王巨又写了一句,何谓齐人,不是大家权利财富一样多,而是朝廷得给百姓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也就是王巨对朝廷的处理很不满意,追究了马衙内,但有没有盘查那些配合马衙内压迫郭元章的胥吏衙役?

    但它实际上也没有王巨所说的那么严重。至少暂时没有那么严重。

    并且在宋朝,是帝制,是官本位,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公平的环境。只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