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西夏能占据大义,你们宋朝说西夏是你们宋朝的故土,西夏国主向你们宋朝称臣,但不要搞错了,西夏国主同样向我们辽国称臣。而且这次不管你们宋朝用了什么借口,都是主动撕毁和议的。因此我们辽国有理由应西夏国主之邀,进入西夏,援助西夏。
在西夏境内作战,不至于与宋朝彻底撕破脸皮,即便将宋军打败,也能多少给宋朝一个台阶下。
于西夏作战,虽不是辽国主场,但西夏百姓支持,能占据人和的优势。
西夏多旱原地带,少雨,许多地区利于骑兵作战。
还有一个让人动心的理由,那就是王巨为了几路兵马不出现配合失误,主动地放弃了夏宥洪地区,只要辽军进入这一地区,与原有的西夏军队联起手来,则能立即取得主动优势。到时再次派使逼迫宋军撤退,如果不撤退,直接攻击银州、保安军、庆州与盐州,逼迫宋军撤回援救,那时才是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之时。
敢情想这好事,又想对付宋朝,又想继续从宋朝捞好处……
就象小菲一样,又想从中国手中抢南海,引来美军威胁中国安全,还想着继续从中国捞好处援助。
不过呢,由于外交的笨拙,往往多半这些奇怪的好事还就得逞了。
但因为穷啊!
至少今年辽国真的很穷,一起被辽东叛乱折腾下去了,因此这条意见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但因为种种争执,为宋军赢得了最最宝贵的时间,等到辽国渡过黄河,宋朝出兵已经快四个月了。
正是因为这份计划,所以辽国才让磨古斯进入夏州,准备迎接辽国主力军队到达。
然而磨古斯忽然背叛了,耶律斡特剌也头痛了。
这是当地地形造成的结果,大军从辽境想到达夏州,必须从屈野河的源头,从哪里补充水源,然后穿过地斤泽沙漠(毛乌素沙漠),抵达黄羊坪,到达夏州。
这段道路不是很远,大约不到五百里路左右,然而问题是这一带严重缺少水源。地斤泽不用说了,即便过了地斤泽,到了黄羊坪、安庆泽,依然缺少水源,至少当地少量的泉水无法满足大军的需要。直到夏州北邻七里坪,才有一条小河,属于无定河的支流,这才能补充水源。
因此必须先行控制夏州,这样大军才会安全。
但现在磨古斯背叛辽国,将夏州交给了宋军,前景便变得不乐观起来。
于是斡特剌忽然想到了府州。
这个辽将军事水平还算可以的,也经过了辽东平叛的考验。
第一次平叛主将是辽国行宫都部署北院大王耶律阿思,重元之乱时立下战功,结果都知道了,被女真人淹了近半兵马。
于是辽国发大军,由南院枢密使萧挞不也前去辽东平叛,萧挞不也到达辽东后,做了一件事,就是宣布免辽东三年进贡,你们女真人不是讨厌进贡吗,现在免掉了。如果真免掉了还好一点,这个免三年谁领你的情?耶律洪基也同意了,除了这件事,就没有然后了。
辽国无奈,只好命知枢密院事耶律斡特剌为第二主帅,进入辽东用兵,斡特剌到达辽东后,对各部进行拉拢分化,压缩叛军的活动空间,然后又用骑兵反复切割,最终逼得陆逃带着余众逃往鼻骨德。
今年利用越里吉部,覆灭女真叛军,也是出自斡特剌之手。
辽国也承平许久了,所以与宋仁宗时一样,不知道谁能领兵作战。或者说叛乱,这些叛乱规模都不算太庞大,就象宋朝,如果夔峡路某蛮部叛乱,或梅山蛮叛乱,被某将镇压,那么这名将领是否就能打败西夏人辽国人?
因此商议好行兵方案后,耶律洪基立即命斡特剌前来西京,主持战事。
总之,种种消息,让斡特剌产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