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三章 一日三惊(第2/5页)  汉末文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算把这些坞壁都打下来,收获也不一定有打下一个县城多 因此之故,兵乱之后,赵郡境内的普通百姓确有不少家破缺粮的,而这些豪强大户却大多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中尉是想向元氏魏乐杨诸姓借粮么?” 文丑看出了李瑾的为难之色,说道:“我知此事不容易办只要能得到相君的应允,那么不需要相君出头,全交给我来办就是” 李瑾紧紧抿住嘴唇,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一边是可能出现的赵郡全郡大乱的局面,一边是得罪地方豪强大姓,可能引致骂名的后果,他左右为难,低头忖思了半晌,这才做出了决定,心道:“王当部众三千余,只他这一部贼寇,本郡就难剿灭,万一褚飞燕再来,则本郡势必将沦为贼域,我身为国相,一个‘软弱不胜任’的失职之责是跑不了了,不仅这个责任跑不了,还会使亲友子侄受到侮辱……,罢了,既然中尉愿意出头去办此事,那就允了他吧!” 两汉的风气雄健进痊为官吏者,如果落个“软弱不胜任”之名,那么不但是自己的耻辱,而且连带着家族都可能会被人看不起 因为思想斗争太激烈,他拈着胡须的手指不自觉地力气过大,把胡须都给拽断了两根,吃疼之下,回过神来,他问文丑,说道:“不知中尉对借粮此事有几个把握?” “我府中主簿元氏荣对我说,他有十分把握” “好!” 文丑是中尉,无权参与民事。向郡民募粮这种事情必须要得到国相李瑾的同意&lt-》 得了李瑾的同意后,文丑辞别回中尉府 田元皓元氏荣荀彧郭嘉等在府中已等候多时 见他归来,元氏荣急切地问道:“相君怎么说的?” “相君应允了”文丑取出李瑾亲笔写的募粮檄文,递给元氏荣 元氏荣接之观览。看罢大喜,问文丑:“不知中尉打算何时向元氏诸姓传此檄文?” 文丑募粮不是只向元氏一县的大姓募粮,赵郡五个县他都要募,不过此事擎太大,却不能一开始就同时向五个县传此檄文。所以他打算先在元氏试试水,把元氏搞定之后,再向其它四个县下手他不答元氏荣之问,反笑问道:“以公宰之见,何时传此檄文合适?” “宜早不宜迟!” “那就依公宰之意” 元氏荣喜道:“诺!荣现在就亲去元氏诸姓家中宣此檄令” “此事非同小可,公宰切不可操之过急也” 元氏荣初被文丑辟除为中尉主簿时就自告奋勇,愿为文丑募粮,只是文丑因考虑到自己方到赵郡,初来乍到,在本郡还没有什么根基所以婉拒了。直忍到今日,一方面挟两次“击贼”大胜之威,一方面自恃有了何顒袁绍在朝中的支持,这才决意下手,不过虽然决定下手,他却也不愿因为此事而导致郡中的强宗大姓联合起来反抗,故此叮嘱元氏荣:不可急躁行事 对元氏荣来说,自被文丑辟为中尉主簿后,文丑待他虽然甚厚,事事与他商量。凡是他举荐的人才尽皆辟用,凡是他提出的可以采纳的建议也都悉数采纳,可是比起田元皓荀彧,甚至李宣田畴这样的文丑故交。元氏荣却一直自觉均不如之,认为自己尚未能融入文丑的核心圈子,早就提足了劲儿想办成募粮这件大事,消能以此来奠定他在文丑圈中的地位 他为这件事准备了很长时间,并和他的父亲商量过多次,已有了一个成熟的计划他从席上站起。行至堂中,面向文丑,按溅身,大声说道:“中尉放心,此事荣必能办得万无一失!” 文丑笑道:“好,那我就静候你的佳音了” 元氏荣不多废话,下拜行了一礼,退出堂外,穿上鞋子,自去传檄募粮 田元皓探头向堂外看,看他出院去远,转脸笑对文丑说道:“中尉,公宰刚健敢为,家又是本郡冠族,上有相君檄文下有他亲自操办,募粮之事自是如反掌观纹,手到擒来”顿了顿,又道,“不过话说回来,却也不能大意” 就像李瑾说的,今年颗粒无收,粮食本就紧俏,那些豪强大户一个个都不是善男信女,向他们要粮实同於下刀割他们的肉,元氏氏魏氏乐氏这样的士族或许还好说,有元氏荣出面,他们纵是不愿,大约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