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的军统人员,最少也是外围分子。至于息训班的教官与学
生,以及息营的干部,那更不必谈了。息烽在名义上与行政上,虽属于贵州省府管
辖,而事实上则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省府是一切不能过问,也不敢过问的。尤其
是自张学良、杨虎城等几位重要政治人物先后囚禁于此以后,警戒更为森严。息营
直接指挥的武力,除了营中行动组(即第二组)配备的大批便衣特务之外,还有一
个特务大队,专负保卫息营之责,都配有一色的最新美式自动武器和特种武器。这
些武力,都由息营主任直接调遣。营内营外,岗哨重重;营外每一个山头,都建有
碉堡,日夜校巡守望,任何人想要通过,非有特别证件关照,是很难走得通的。一
般老百姓也心中有数,决不敢冒昧到这个禁区樵采。况集中营本部,除几重围墙之
外,还架设着密密的铁丝网,安装了电流设备,真是寸步难行。至于围墙以内,则
道路迂曲,纵横jiāo错,高下不一,初来者倘无向导,即在白天,也可能迷失方向。
一到晚间,即在内部行动,也有一般的与特别的口令,对答不来,有遭qiāng杀的危险。 营内电灯设备,只限于办公处所及jiāo通要道。在牢房那边,则黑暗yīn森,完全
是另一世界。每一牢房门口,只挂着一盏若明若灭的鬼火灯,室内黑漆一团,伸手
不见五指。除非月光照顾,有时从窗隙里shè进来一线光明。照息营规定,在未吹休
息号之前,每夜都有轮值警卫来逐房按簿呼号点名(只喊囚犯号码),倒便桶,一
应手续清楚之后,重复加锁。及至休息号一响,便不许谈话了。这时候,真是一灯
如豆,万籁无声,多少人沉在忧思苦忆之中。可是,当犯人们规定休息之际,却是
特务们紧张活动之时。他们为了防范意外,为了注意犯人们的言论动态,不止是来
往梭巡,还往往秘密潜伏在牢房门口或窗前,偷听室内的谈话,记录汇报,作为一
种工作干部考勤和犯人考核的材料。有的时候,息营主任也亲自出马来干这种勾当。
凡初次人狱的人,不知道此中厉害,以为夜阑人静,可以和同窗难友谈谈心事和案
情,或大骂反动派,发泄一顿牢骚。结果是这些谈吐,都成为特务们掌握的最好材
料,从而受到严酷的刑讯。有的竟因一夕之谈,种下杀身之祸。
惊心动魄的“大学”生活
由于息营的庞大和内容的复杂,反动派是十分重视这个机关的。对于该营的负
责人,选择非常严格,如非戴笠的心腹亲信,就不可能派来。里面的一般干部,也
是经过挑选的对军统最忠实的分子。
息营的地位在其他集中营之上,所以军统内部的术语,称之日“大学”。此外
的集中营,则称为“中学”或“小学”。其所以称息营为“大学”,有两层意思:
第一,论规模,息营确比其他的集中营为大;第二,从反动派集中营的等级来看,
它是最高的一级。凡是各处集中营选送来息的,一般都称为“升大学”。至于“留
学”,则是处死的代名词。凡是来到“息大”的人,都随时有“留学”的可能,或
是被蒋介石或戴笠批下长期禁闭的人。据我了解,里面关了10年以上尚无自由希望
的人,不在少数。至于比较轻一点的案情,早已在“小学”阶段或“中学”阶段解
决。因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