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来剥削囚
犯的劳动力无偿的劳动力,以达到个人发财的目的。
生产部门最大的业务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工厂,一个是运输和商业。工厂方面
主要为印刷所的经营。他们从贵阳买进了几副圆盘印刷机和几副全套活字,又从贵
阳聘来一些排字工人与印工。即在营内建筑工厂,训练工人。挑选大批有文化的比
较年轻的人犯参加排字与印刷的短期训练。从息烽、贵阳、重庆各处,接受大批印
件。局本部的文件表册,都由息营包办下来。至于息烽县府、息烽训练班一应公文
教材,也由息营一并承印。至于息营本身的东西,如复活月刊、读书指导、养正周
报这几个刊物,当然都一致改为铅印出版了。在人歇机不歇的情况下,印机简直是
日夜不停地工作。工作的人,几十人一班,轮流jiāo替,还忙得不得了。可见生意兴
隆,生财有道。但作为工人的囚犯们,则普遍感到疲劳过度,营养不足与睡眠不足,
大都眼睛红肿,面黄肌瘦。即使在大棒鞭策之下,怠工、破坏机器和将铅字偷出使
无法完成排字上机等消极抗拒行为,则是经常发生的。反动派为了防止这种事故,
建立纠察小组,日夜监视。同时又实行物质奖励办法,来刺激犯人的工作情绪。
周养浩为了投机倒把,除了将息营的几部大卡车专作运货之用外,同时还买进
了好几部。利用犯人丁某兄弟等为司机,一面又以带徒弟方式,训练临时司机。为
了怕犯人逃跑,每一辆车子都配上一二个刽子手,作为押车人。驱使这般犯人司机
日夜不停地奔驰于贵阳、昆明、重庆之间,为反动派的发财服务。因为当时在抗战
期间,后方jiāo通工具异常缺乏,各处都是货堆如山,无法运输jiāo流。同时,又派出
心腹干部多人,分驻昆明、贵明、重庆各处,坐地打听行情,并用密码电报相互报
告。如他们在贵阳大批收买木炭、纸张等,运到重庆发售;又从昆明购进大批化妆
品,运到贵阳、重庆。转眼之间,获利几倍。周养浩又命令在运货车上挂上军统的
旗子,作为军用品运输,既不缴养路费,又不缴税捐。当时的jiāo通检查都掌握在军
统之手,所以他们敢于胡作非为。
除上述两大部门之外,在工厂方面,还有几种业务。如缝纫部也动员了几十个
囚犯工人来干。除了息营本部的囚衣外,接受外边大批服装生意,同样是剥削犯人
的无偿劳动,最多支付几个聘来师傅的少数工资。加上雕刻部、木工部、泥工部与
草鞋部的几个单位,都与外面挂上了钩,不止是有货输出,而且有时还派人出去工
作。即以内部所设的消费合作社而论,从饮食业到日用品,行行俱全,其实是合作
社其名、商店其实。以上的巨大收人,绝大部分是人了周养浩、戴笠、毛人风等人
的私囊。因此,在军统中,大家都视息营为发财的宝库,可是因为周是戴笠、毛人
凤的宠儿,他的政治地位也和他的经济地位一样,无法动摇。
各种问题研究会和戴笠的野心
1944年夏,因苏联的反攻胜利,国际局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时,戴笠曾到
息烽视察,对于息营的全部情况,认为有进一步考虑的必要。尤其是在禁的许多民
主人士、高级知识分子与高级官吏,既不能全部杀光,也不敢全部释放,究竟如何
善后,已成为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