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明白,忠君爱国的老三为什么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为何要占领匈奴土地与楚国联手打进京城,他的脾气虽然又硬又臭、不懂得恭谨谦卑,但他一心为国为民,这是谁都看得见的啊,难道……这张龙椅就真的这么吸引人,让他不顾妻儿xìng命,与父亲反目?
皇上后悔过,倘若他早点定下太子,是否就不会让皇子之间生隙,不会让宁王存着不该有的心思?
他当然怀疑过柳信,只是当年柳信带回来的罪证确凿,谁也无法反驳。
宁王之死,是皇上心中最沉重的痛。
幸而有梓瀚在,这孩子和当年的宁王一样,容貌肖似自己,且聪慧不输宁王,若非当年一场大病,伤了脑子,他不得不另寻出路,弃文从武,如今肯定能在朝堂上成为他最得力的臂膀。
不过这样也好,倘若梓瀚留在朝堂,说不定会引起太子的猜忌。
太子平庸昏昧,却yīn险刻寡,善妒恶dú,这样的人不足以为帝君,只是天龙星诞在太子府邸,不立他,能立谁?
身为皇帝,绝对不乐见子孙为夺嫡而兴起一场腥风血雨。
可是钧沛打小便被众星拱月捧着,骄纵任xìng些自是无妨,但年岁渐大,依旧不喜读书,成天斗鸡赌狗、不思上进,这样的人,真的可以幡然觉悟,撑起梁国大局?
想着梁钧沛,再想想梁梓瀚、宁王,皇上心底烦躁渐升。
云曜放下秋品谦送来的信。
在云曜的指点下,多年来,秋品谦渐渐取代柳信成为皇上的心腹,便是东宫太子也得对他客气三分。
云曜颇感欣慰,看来皇上也开始怀疑梁钧沛是否适合当皇帝了,幸好,皇上还没昏庸愚昧得无可救yào,瀚弟这次班师返朝,应该封王了吧,该娶谁呢?若是当年镇国公一族,没有受皇后柳氏陷害,那个粉雕玉琢的六小姐,应该是瀚弟的良配吧,可惜……
他想起云霜寄来的信,她在信中提到,一个六岁女娃儿和十岁的瀚弟竟然会立下同生共死的誓约,是怎样的感情能够这般强烈?
云曜轻喟,当时应该为瀚弟想尽办法保下镇国公府的,但他担心打草惊蛇,过早曝露璇玑阁的立场,却让瀚弟因此失去挚爱,他深感抱歉。
五岁那年,自己随着公孙寄、曹建和宁朝天逃出宁王府,途中,病入死,而后重生一回,他才晓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前辈子的自己太心急,他深怕自己的身子撑不久,瀚弟十二岁那年,他就华丽丽的登场,唉,看来他不知不觉也被染染影响了。
如染染所言,璇玑阁阁主有麒麟之才,得麒麟才子得天下,他一进京,便深受皇上与太子的看重。
他施展长才,把京城局势搅得一团混乱,太早把瀚弟摆在台面上。此为过一。
他心疼瀚弟,一意守护,不教他受半点伤害,他派无数人保他平安,却没想过,爱之足以害之,在风调雨顺中长大的瀚弟,哪有能力历经风雨霜雪的摧折。此为过二。
于是最终,他失败了。
瀚弟被皇上下令圈禁,眦睚必报的太子又岂会放过他,圈禁期间,一碗鸩酒,夺去了瀚弟的命,而他则逃回擎天岭,终生抑郁。
数年后,皇上驾崩,皇上离世之后十天,他也死了,享年二十四岁。
重来一回,云曜再不允许自己冒进,他按部就班,慢慢布局。
在秋品谦的帮助下,朝堂上已经安chā若干贤臣,他们有能力,懂得与柳信周旋,便是皇上再昏昧,大梁不至于岌岌可危。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柳信尚无察觉时,礼部、刑部、兵部已经掌握在瀚弟手里,接下来就是要处理吏部、户部和工部。
工部尚书赵子简倒是个堪用的,虽然心向着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