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财大势大,即使陆游有心想力挽狂澜,又有什么办法呢?
或许是上天听到了他的怨念,上次花卉大会差点与他组队成功的杨仙荷,居然派人送来了信笺,请陆游为她作一首诗,并裱成挂轴送去。
由于杨文昌右丞相的身分不同,陆游一介平民,自然不可能请府上的佣仆送去,只好亲送。
然而待他以送挂轴的名义来到了相府,接见他的人却不是杨仙荷,而是杨文昌,他错愕之除,听到杨文昌说明找他来的原因,终于明白杨仙荷的邀字也不过是个障眼法。
「听闻陆公子文才高绝,实为栋梁之材,我大宋有陆公子这样的人才,何愁兴盛无望?」杨文昌欣赏的眼神毫不掩饰地落在陆游身上。
即使清高如陆游之辈,听到如今文官第一人这般直接的赞美,也是极为受用,只是口头上仍是谦虚的道:「杨相谬赞了。陆游一介草民,即使心怀国家,说到为国效力也是有心无力,只盼会试能得一个好成绩,方不愧国家社稷之栽培。」
「哈哈哈,以你的才华,锁厅试及会试无异只是走个过场,我看好你。」杨文昌先是妥妥地给他戴了顶高帽子,之后长长一叹,话锋一转,「唉,只不过你们这些后起之秀,入朝为官后,可能又要更辛苦些。如今朝中文武泾渭分明,那些武官仗着军功,嚣张跋扈,屡屡掣肘政令难行,我们这些文官想治理好国家,也是有心无力啊。」
陆游不是个笨蛋,意会到杨文昌的暗示,便道:「杨相的意思是……」
「其实这事也与你有些关系,你的前妻唐琬,不日便要嫁入赵家了吧?那镇国大将军赵仲,便是武官一系之首,也是反对我们文官最大力之人,我有心想整顿朝中文武相斗的歪风,但一时又想不出好办法,朝中的文官们都被吓怕了,我也只能指望你们这些年轻的有志之士了。」他一副宽厚大度的样子,轻拍了拍陆游的肩头。「大宋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陆游本就是个爱国之士,这番话,激起了他的大义之心,何况他原本就以文人自诩,自然对武官也有所排斥,更不用说他如今与赵家势同水火,更是意气冲昏了头,急忙说道:「杨相千万不要放弃,朝中还需要您带领。」
「唉,本官是黔驴技穷了,不知你有什么好法子吗?」杨文昌像是不经意地问。
陆游思忖了片刻,突然一计涌上心头,一种想在杨文昌面前有所表现的强烈yù望,令他脱口道:「草民有一方法,只是不知合不合用。」
杨文昌意外地扬了扬眉。「说说看。」
陆游整理了下思绪,方沉声道:「既然武官之首为赵大将军,那么便要朝他出手,只要他自顾不暇了,武官的联盟也会自然瓦解。然而赵大将军有十一子,其中十个儿子都远赴在外,且大多是实打实的军官,难以下手,所以我们重点要放在其幼子赵士程身上。」说到这个名字,陆游眼中精光一闪。「赵士程身为武当军承宣使,只不过是蒙父荫得到个虚衔,想来赵大将军也并不满意,既然如此,杨相不如卖个人情给他,就提拔赵士程当个京宫。」
杨文昌眉头一皱,凭什么他要去提拔死对头的儿子?但仔细一想,深壑般的眉间慢慢开展,看向陆游的目光,跟着带着讶异与欣赏。
陆游侃侃又道:「只要赵士程当了京官,他的前程等于掐在杨相的手里,赵大将军便要提防三分。如果赵士程当官的这段期间表现不佳,甚至闯下滔天大祸,何愁赵大将军不向杨相您低头?」
「好!」杨文昌大赞,「这确实是个箝制赵仲的好方法,一旦削弱了赵仲的气势,那些武官也就不足为虑了,怎么本官以前就想不到?陆游,你果然是个人才!」
陆游见杨文昌似乎接纳了他的意见,一想到赵士程未来前途堪虑,他也不由得暗喜,但表面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