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底线射门!(第1/3页)  绿茵边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从这个并不熟悉的队友身上捕捉到与自己相同的野心之后,凯尼便知道无论如何迈克菲尔都一定会将皮球传到自己的脚下,除非他想要继续在替补席上等着遥遥无期的机会,等着序列远远在他之前的阿兰史密斯等人犯下错误。

    想通了一切的凯尼在迈克菲尔发动瞬间便也立刻行动了起来,尽管在齐达内等人退回半场之后自己的压力也是陡然增加,但对于凯尼来说他仍然是有着办法让自己运动一个叫好的位置上。

    没有人是完美的,卡洛斯有着他的弱点,同样马克莱莱也是有着自己难以掩饰的弱点。作为一名典型的工兵中场,在这场比赛里他在皇马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不过也正因如此在防守上对于法国铁腰的过多依赖,让马克莱莱没有办法过多的提升自己,他要承担的任务实在是太多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克莱莱尽管不会向前突破和射门,但他却是为实用的工兵型中场球员起到了非常强势的代言。未来马克莱莱的离开让银河战舰这支重攻轻守的球队付出了惨遭代价。而在英超马克莱莱对当年那支迅速崛起的切尔西起到了巨大影响,他所在的位置因此也被命名为“马克莱莱位置”。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擅长抢断和短传的防守型中场就成了教练们的必备球员,这也让后来的很多球员都有意识地去效仿他。为此利物浦引进了马斯切拉诺,阿森纳启用了阿莱克斯·宋,热刺甚至试图让体能出众的佐科拉坐镇后方,这种类型的球员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可是熟知历史发展脉络的凯尼却是知道与所有的流行趋势一样,工兵型中场的黄金时代不会永远持续,因为它有着自己致命的缺陷,而现在的马克莱莱显然是并没有意识到的。

    就如同ac米兰qi教头萨基曾经说过的那样,部署防守型中场是脆弱的标志,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做法:“在我的足球观念里,组织者就是拿球的球员。但如果你派上马克莱莱,他就无法组织球队。当然了,他的抢断能力是很出色的。”

    萨基的这番话曾被人们理解为其对于马克莱莱类型球员稀缺的吐槽与诡辩,因为当时很多教练都想依葫芦画瓢,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没有合适的球员可以那么做。就算你可以让球员去适应新的角色,但每个时期的球员都有自身的特点,迫使他们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作为教练毫无疑问那样做会承受很大的成绩压力,所以最好的选择是扬长避短,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与模仿。马克莱莱是一个专家型球员,他很善于解读比赛,因此能够不断完善他的位置。像阿贾克斯那样的俱乐部会让所有的青年队采用与成年队一样的战术体系,那样球员们就能从15岁开始适应特定的位置。因此,培养这种类型的球员不能凭一朝一夕之功。

    无独有偶,早在当克鲁伊夫1988年回到巴塞罗那担任教练的时候,他在那个时候便让17岁的瓜迪奥拉从边路改踢组织型中场。有意思的是,当时克鲁伊夫在这个位置上的第一人选是利物浦的简·莫尔比,只是由于巴塞罗那引进莫尔比未遂,瓜迪奥拉才得以走上前台。

    “瓜迪奥拉可以快速控制球,然后快速传出去,他可以传出好球,这样他的队友就可以有所作为。”当时的克鲁伊夫说出了这样的至理名言。于是在他的调教下年轻的瓜迪奥拉很快就成为克鲁伊夫所建立的梦之队核心人物,并以21岁的年纪在1992年赢得欧洲冠军杯,一直到2001年离开诺坎普之时,瓜迪奥拉都是巴塞罗那队的关键一员。

    而后来当瓜迪奥拉执教巴塞罗那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让马斯切拉诺担任后腰,不过很快他就从巴萨二队提拔了布斯克茨。因为他早已经受到了多年前恩师克鲁伊夫的启发,瓜迪奥拉认为,马斯切拉诺固然可以像马克莱莱那样放缓比赛节奏,但布斯克茨在得球后能够迅速传球组织,这更适合巴萨的传控球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