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果兴阿讲坛(第1/3页)  混血八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果兴阿与谋士们商议了一宿,当然不是只讨论了一个当和珅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完成君前奏对。果兴阿现在不仅仅是大败了洋人的名将,也是协助奕欣完成和议的重要人物,咸丰想要兴大清,必然会向果兴阿询问关于国家大政的方略。军事是政治的延伸,现在大清还有许许多多的仗要打,咸丰是单考虑军事,也要问问果兴阿对于大政的观点。

    大政这方面还真是果兴阿的强项,而且他打仗要强得多。果兴阿打仗是个半路出家的野狐禅,而且自身天资也不高,完全是靠着先进的技术和制度,以及我党我军的先进战术经验才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大政方面,果兴阿却拥有超越时代的优势。前世的叶果从小学开始政治历史课,一直读到大学。国对于近代史国的种种弊端,可是总结的相当到位。世界各国的发迹原因,也是剖析的非常明确。这些东西在现代不过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是被老师强迫硬背的知识点,但在古代可是千金难买的至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后世总结十分容易,当世想要看清却是千难万难。任何一个现代人穿越回清末,操持实务肯定有困难,但是仅论起大势来,个个都是诸葛亮。

    果兴阿不需要自己具体去做,他能给咸丰说明白成。身受九年义务教育大福利,念了快二十年书的果兴阿,当然有这个能力,更何况他还是个科生出身。不过果兴阿如数家珍一般,把国近现代史的各类错漏以及他国成功经验,给皮润民等人背了一遍之后。皮润民、邹德归等人虽然全都拜服果兴阿的大才,却全都不赞成果兴阿再去给咸丰背一遍。

    “学生等追随军门虽然时日不常,但好歹也日日在军门身边耳濡目染,还有容达萌告知西方诸国事务,也算是知晓寰宇局势。可是听了军门一番高论之后,也觉得是振聋发聩,一些要点还是不能体悟。军门如是以此番宏论直奏于御前,只怕万岁爷和众军机,没有一人能够领会。”皮润民听果兴阿白话完之后,便非常客气的告知果兴阿,他这套在咸丰面前肯定不灵。

    “我是不是条理乱了,还是哪里说的不清楚!”果兴阿开始反思自己,他毕竟不是按原背的,担心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行。

    “军门一番宏论,条理清晰,主旨明确,起诸葛武侯的隆对也不遑多让。但是军门说的再好,万岁爷也是一字也听不进去,还要对军门生出别样的心思来!”邹德归也第一次听果兴阿纵论天下,很多知识点还在消化,所以皮润民慢了半拍。

    “为什么?你们不是说皇刚登基的时候,有点明君气度嘛!怎么还油盐不进了?”果兴阿没想到咸丰还是个死硬的顽固守旧派。

    “这么说吧!军门刚刚的论述的许多点,军门已通过身体力行证明了是正确的,但是学生听在耳,还是本能的觉得不对。因为军门所说有许多与儒家礼教不合,也与我大清很多的传统不一。算明知道军门所说的是对的,但是学生等听了是觉得不舒服,也不愿意接受!”皮润民说了自己的逆反情绪。

    “对是对,不对是不对,这有什么接受不了的!”果兴阿没太弄明白皮润民的思路。

    “自古便说治国以德,要以仁德治理天下,只要君王德化天下,便可四海承平。军门却说要重视各项技术,要发展工商业,以法来治理天下,这似乎有些舍本逐末了。学生虽然知道军门说的有道理,但是还是本能的想反驳。究其原因,大概是学生读了一辈子的圣人书,而受军门教化时间还短了点。皇和御前重臣们,都没受过军门教化,这圣人书读得却更久。军门若是直接将一番宏论奏于御前,只怕皇非但不会听军门的,还会以为军门要以异端邪说蛊惑人心。”邹德归总结出了根本原因,大家的成长环境不同,原本储存的知识也不一样。咸丰等人和果兴阿对于世界的认知根本不一样,果兴阿跑去咸丰面前胡说八道,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