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三章 搁车(第1/2页)  混血八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德海都出了热河界了,西太后才把她联络恭亲王奕欣的事告诉东太后。本以为自己先斩后奏,东太后少不得要埋怨几句,不成想东太后完全赞同她的做法。小皇帝被八大臣吓的不轻,可把东太后给心疼坏了,心疼孩子的东太后,把咸丰临死前特意交代她要容让肃顺的事忘了个干净。

    两宫已然定计,而且自认为有了强援,自然不会再对八大臣退让。所以君臣之间一番撕破脸面的激烈争吵,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第二天双方对峙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两宫太后不但依然拒绝在顾命八臣拟定的痛驳董元醇的旨稿上盖章,而且还拒绝再与八大臣“见面”,只是将头一天送上去的其它奏折和上谕发给军机处,却独缺“痛驳”的那道旨稿。此时肃顺对两宫太后、尤其是西太后的态度已不止是不满,简直是恼怒之极。

    一群在朝堂里打滚多年的老江湖,还能被初出茅庐的两宫太后给将住,肃顺找另外七人简单商议了之后,便断然决定采取一个更为极端的措施,来逼迫西太后就范,那就是顾命八臣集体“搁车”。

    所谓“搁车”,其实是一个极形象的比喻,指行使中的大车下闸不走,形同瘫痪,换句话说,就是顾命八臣“集体罢工”了。清朝的制度,自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以来,所有政务均出自军机处,因此军机处又有“枢廷”之称,军机大臣又称“枢臣”。现在处于深宫中的两宫太后因没有自己的班底,还没有取得完全代替皇帝的权力,根本不能越过军机处直接指挥包括六部在内的中央政府的运作。而此时的军机处事实上已经完全被顾命八臣所掌控,所以八大臣一旦罢工,就意味着整个中央政府陷入完全瘫痪的状态。

    肃顺这个举措极其狠毒,也极其厉害,好比死死的掐住了两宫太后的脖子一般。一时之间,上自皇太后皇帝、下至文武臣僚,乃至两宫太后身边的太监宫女和政府的小吏杂役,莫不人心惶惶,整个承德避暑山庄似乎都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霾之中。两宫皇太后与顾命八臣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旋即公之于众。

    全国各地的若干百里加急,如雪花一样纷至踏来,然后就都堆哪了。君权实际是由八大臣和两宫共享的,具体些就是八大臣负责筹划和宣达,两宫负责决断批准。现在八大臣一“搁车”,就相当*帝国的君主哑巴兼脑残了,只会拍板的两宫太后,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繁巨的朝政。woquge.

    肃顺之所以失败,也可以说恰恰是因为他不会运用这个忍字的缘故,他既无法忍耐,也不能做到绝对残忍。他“搁车”的这个举措其实也是一把极其狠毒、极其厉害的双刃剑,西太后躲过去了,他却因此而受到十分沉重的伤害——尽管当时表面上看起来他是成功了,其实他是在“找死”。试想如果没有发生“搁车”这样严重的事件,则无论他与太后的关系决裂到何种程度,哪怕他曾在殿庭之上“毫无人臣之礼”的“公然咆哮”,都绝对不至于会掉脑袋。因为那毕竟都是在极其机密的场合,“究非臣民所共见共闻”,既无“实迹宣扬余外”,也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也就易于为人所见谅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后来在同治四年慈禧太后打击恭亲王时,就曾亲笔写了一道上谕指责恭王“妄自尊大,诸多狂傲”,“每日召见,趾高气扬”,“召见之时,言语之间,许多取巧,满口胡谈乱道”等等。宗室里面的大侠,恭亲王的五哥惇亲王奕誴,针对这些指责在给皇太后上的奏折中,就曾以“究非臣民所共见共闻”一语来替他辩护开脱,然后就取得了成功。两人相争于暗室,又没别人看见,你非要用这个治人的罪,可是有陷害嫌疑的。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慈禧不得不再次吃了五爷的哑巴亏,让五爷成功保住了六爷。

    垂帘听政本身就不合清朝的“祖宗家法”,而且违背了咸丰皇帝的临终遗命,其法理基础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