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四章 远东会战-金砖铺地(第2/3页)  混血八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了闪失!诸公当谨慎用兵,不可辜负了大将军的苦心!”阿克敦感动的都不行了。

    部署已定,博日图和吉英围剿哥萨克骑兵也有了结果。二十万冒进的哥萨克骑兵非但没能完成他们穿插分割满洲军的战略意图,还把自己都给赔了进去,超过十八万人被歼灭,其他的漏网之鱼则只能在无人区里当野人。后方安定之后,阿克敦对各部进行了筛选,除装甲兵集团军群依旧在中亚方向不动之外,又从北方集团军群和蒙古集团军群各抽调了若干部队留守后方。集结了十四个师、十八个旅的主力部队,共计四十五万兵力,按照参谋本部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十六字方针,开始缓缓的向西推进。

    阿克敦的一字长蛇阵摆开之后,俄军总指挥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就开始头疼。从兵力上看,俄军几乎是满洲军的四倍,但战斗力却不能这么考虑。满洲军是一水的最新式装备,步枪是半自动的,机枪是通用的,火炮是速射的,而且各口径配属极多,又有大量的坦克、飞机配合,希特勒的敌人都没有这装备。俄军就要惨的多,机枪是英国提供的加特林,步枪到是有了莫辛纳甘,可惜装备不多,大部分还是施耐德。火炮到是有三千门,却都是硬架炮,射程、口径、威力、精准度更是没法比。飞艇也有一百多艘,可惜根本不敢露头,离地就是个死。整体火力水平,俄军和满洲军差了将近一百年。

    若只是武器不中用,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还能靠指挥艺术来往回找一找,兵员素质的差距,才是真的致命伤。满洲军士兵最差也是初中毕业,军官一水的军校出身,单兵素质和战术素养全都非常的高。俄军的军官也是军校出身,但军校和军校还不一样,俄军的军校和满洲帝国陆大比起来,完全就是个乡村军事俱乐部。俄军的士兵就不用提了,几乎全是文盲,而且都吃不太饱饭,素养什么的几乎为零。就算满洲军的高级将领都是傻子,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又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也很难把这个差距找回来。

    面对满洲军的推进,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只能命令俄军不断的撤退,破坏能够破坏的一切,用恶劣的环境来迟滞满洲军的推进。这一招还真的有些效果,满洲军的推进速度真的很慢。可是算了一下满洲军的平均速度,又研究了一下自己的纵深,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又开始头疼了。按照满洲军的这个速度,俄军很难用冬季这个上帝赐予的武器来击败他们,而等到冬季过去的时候,满洲军刚好可以推进到乌拉尔山脚下。

    圣彼得堡的傻瓜们,总想重复斯拉夫人击败拿破仑的办法,来对付满洲人,但是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却深知这就是一个美丽的扯。拿破仑劳师以远,战略目的也仅仅是迫使俄罗斯臣服,从没想过占领俄罗斯的领土。果兴阿则是从自己的国境线打过来的,打下来的领土,满洲帝国也可以迅速消化转化为自己的国土。用对付拿破仑的办法对付果兴阿,俄罗斯帝国只能再次变回莫斯科公国。毕竟人家不急于结束战争,大可以陈兵边境线,然后慢慢的建设占领区。想要击败满洲军,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必须尽快找到战机,在这寒冷的冬季里发起决战,用严寒拖垮满洲军的补给线,以此来重创满洲军取得胜利。

    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苦苦等待,希望满洲军的阵线上会出现破绽,可是这个破绽却迟迟没能出现。满洲军的严格执行着来自长春的最高指示,步步为营,一点疏漏都没有。一些道路平坦,推进更加快速的部队,宁可花时间停下来驱逐当地的白人居民,也不会多走一步。随着满洲军的不断推进,俄军越退越多,不放一枪坐视国土沦丧,进一步的打击着俄军本就不高的士气。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素质低劣,俄军已经是一身的毛病了,若是士气再没了,这仗可就彻底没办法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