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9章 上杉宪政的求助(第2/3页)  武家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忠,以此来加强东军体系内的凝聚力,这位北川殿也非常争气,刚嫁过去一年,也就是1471年就诞下今川家的嫡长子今川氏亲。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今川义忠鼎盛之年却战死在远江国人的突袭战中,年仅六岁的今川氏亲直面一门众出身的堂叔小鹿范满所发起的挑战,家督之位岌岌可危,这时刚刚继位的细川政元当即命令伊势盛时下向骏河,消除今川家可能内乱的苗头。

    细川政元这么关心今川氏也是有理由的,历来骏河今川氏都是拱卫关东入侵京畿的第一道防线,关东公方代代心怀夺取幕府将军之职的野望,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为幕府实际掌权者的细川政元自然要格外重视这条防线的稳固。

    很快今川家的内乱消弭于无形,是伊势盛时第一次走上政治舞台,同时也给细川政元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他而后崛起奠定了基础。

    应仁之乱结束的文明年间,大臣家的公卿正亲町三条公治作为幕府九代公方足利义尚的侧近十分活跃,其正室乃是幕府执事伊势贞陆的从妹,其子正亲町三条实望在明応政变后,担任了十一代将军足利义澄的近臣。

    这位正亲町三条实望的正室就是今川义忠和北川殿所生的长女,被称为北向殿,也就是伊势盛时的外甥女。

    伊势盛时在解决今川内争而回京后,便于幕府奉公众小笠原政清的女儿结婚,这名女子便是北条氏纲的母亲,小笠原政请之子六郎,其弟小笠原元续等人也在随后下向关东,成为了后北条氏的巩固之臣。

    伊势盛时随后又回到幕府担任申次众,在正亲町三条实望与他的外甥女北向殿结婚的时候。突然辞去幕府申次众下向伊豆。因为他得到细川政元的命令。奉命搅乱在“都鄙和睦”下一派安宁祥和的关东。

    细川政元这么做不是他脑袋有个坑,或者放弃治疗什么的,而是因为关东公方的特殊体制形成了一套独立于室町幕府的“关东幕府”,拥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纠纷诉讼判罚、土地裁判、阙所处分、土地增封、安堵、减封、改易等诸项属于幕府的独有权力。

    在应仁之乱爆发之后,关东也经历永享之乱、享德之乱、长享之乱的一连串洗礼,关东的武家从团结在关东公方的旗帜下追求独立的道路,逐渐偏离到内部争权夺利的派系纷争,这也是足利义政与细川胜元谋划已久的策略。包括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的设置也是其中之意。

    基于堀越公方号召力不足,扰乱关东计划受阻的缘故,细川政元在他父亲的策略基础上,选择利用伊势盛时的对今川氏的特殊影响,让其打入伊豆国逐步渗透关东内部,其本意也是充当关东“搅屎棍”,让关东更加动乱的意思,关东越乱幕府越安,这是几代幕府将军总结出来的教训。

    计划执行的挺好,伊势盛时也一路打下伊豆站稳脚跟。并威逼相模的三浦道寸逐步侵蚀扇谷上杉家的领地,结果在这个时候。大后台细川政元挂掉一下子打乱全盘布局,三个养子为了争继承权闹的不可开交,根本没功夫管关东的一枚小棋子,一直闹到船冈山合战引入大内军才暂时解决问题。

    于是我们的小棋子,伊势盛时就蜕变成一个没人管顾的孩子,只能凭借外甥今川氏亲的支持一点点打下相模稳定住后来北条家的基本盘,而后伊势盛时出家入道名为早云庵宗瑞,去世后他的嫡子北条氏纲面对关东国人的疑忌,决定改苗字为北条,拉近与关东本土武家的关系,于是就有了后北条氏。

    “伊势氏的一族?那个伊势贞孝不是被三好长庆杀了吗?他的亲族吗?难怪幕府一直对北条家在关东的扩张不闻不问,原来在幕府有宗家替他撑腰啊!”吉良义时冷笑一声,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正亲町三条家时常与北条家联络,也是北条家在朝廷内的助力,这算盘打的啪啪响,难怪北条家能那么快崛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