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奸佞东来(第1/5页)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汉天下,自孝武皇帝刘彻起,便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略。

    所谓的儒学,最为本质的中心思想,就是“礼乐”“仁义”“忠恕”“纲常”。在儒家思想里,要求君主“德治”“仁政”,而相对的,则是要求臣子遵守“君臣”“伦常”。

    像是逼宫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里绝对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愤的!谁干扒谁皮!

    刘备和曹植,论出身论家世,在这个时代都属于翘楚一流,君为臣纲的道理在他们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就算是他们此刻有野心,有抱负,但也都是深匿于心底,不予外漏,更不会在自己的脑袋上扣一顶奸佞的帽子,这顶帽子太大了,足可让他们被天子士子的吐沫淹死,所以说他们宁可戴绿帽子,也绝不会往自己头上寇反臣之冠。

    他们清楚自己确实算是奸佞,但不会傻傻承认,反而会拼了命的往自己脸上贴金,争取把自己标榜到忠臣一流。

    相比于刘备和曹植,袁尚对于这一点倒是看得非常开。

    袁尚在君臣之义这种是非观念上有点模糊,这是因为他前世所受到的教育的影响,他不会傻傻的为了让别人说自己是忠臣,而去操心费力的为自己粉饰遮掩,那样的人活着实在太累了。

    别人说自己是忠臣,他会含笑着欣然接受,别人说自己是奸佞,他也可以随意的耸耸肩一扫而过。活在这个世界上,外人评价自己是忠是奸其实都无所谓,说他是忠臣,袁尚自己不多活一年,说他是奸佞,袁尚自己也不少活一岁。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但很显然。这样强大的心里修为,刘备和曹植暂时还做不到,作为枭雄,他们足可和袁尚相廷抗礼,但对于世俗标榜的豁达看法上,他们和从小接受现代教育的袁尚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上。

    沉默了一小会,只听曹植弱弱的问袁尚道:“请问袁兄,你此番去洛阳,打算如何勤王护驾?”

    袁尚抽了抽鼻子,笑道:“很简单。咱们三人各领手下三万人到洛阳,凭东,南,北三角,将洛阳城团团围住,然后在城外设下御寨,请天子出城会见我等,期间咱们三人联名上书,请陛下册封我为大司马大将军。册封玄德公为骠骑大将军,曹公已经是丞相,位极人臣,就加个万户侯锦上添花吧。另外提一下有利于各自发展的奏册,并告诉陛下,朝廷得准许咱们三人日后分别屯兵于中牟,河间。宛城,每三个月派使者进京一次,上奏国事。期间的奏折是陛下是准也得准,不准也得准。”

    刘备闻言顿时一阵头晕目眩,道:“你这,还是逼宫啊!”

    袁尚耸了耸肩:“我从一开始就说是逼宫,可你们非说是要勤王,我也没办法,只好顺着你们说了……”

    刘备:“…………”

    说到这里,袁尚双目微眯,道:“二位,事到如今,你们再想装好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陛下自立于洛阳,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想必你们都比我更清楚,我们绝对不可以放任置之!洛阳地处你我三家之中,我三人不齐心,陛下则如困龙入海,猛虎归山,我三人若是齐心,陛下虽然亲政,但朝事依旧在我三人手中把持,这其中孰轻孰重,还请二位细细思之……不干这一票,日后肠子悔青了也没有后悔药啊。”

    刘备和曹植闻言,皆是抽了抽面皮,不做言语。想夸他两句,开不了口,想抽他两巴掌,还怕袁尚不干。

    袁尚见二人的怂样,心下很是怒其不争。

    无奈一叹,袁尚道:“那这样吧,只要你们二位支持我,此番去洛阳,逼宫的事情全都包在我的身上,不用你二人出头,你们还是忠臣,这样总行了吧?”

    二人先是一愣,心中大喜,但仔细琢磨琢磨,立刻变了脸色,出声更正。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