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节、昂贵的造价(第1/2页)  贼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撞击式燧发枪可谓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与身为大明火器研究家的毕懋康,发明了差不多同时发明了燧发枪。

    只是大明朝的火器在明末想要发展起来,却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显得有心无力,随着明朝沦亡,满清的思想局限性,更是导致了火器发展停滞不前;而西方列国却是大力发展燧发枪,不断的发展各式新式火器,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或许,这不是朱由崧应该感慨的历史,因为他决心改变这样状况,让汉族永远的位于强族之地,决不受辱。

    朱由崧轻轻的抚摸着这把燧发枪,像是抚摸着情人光滑的胴体,显得无比的热爱,在他眼中,这可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宝藏。如果有一支装备了燧发枪的队伍,必定所向披靡,莫说流寇贼人,就是满清的鞑子铁验也不再话下。正所谓,枪兵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在朱来勇的房间当中并没有搜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有五千两左右的银票。

    朱由崧也懒得理会这些,把事后的烂摊子都交给了老管家朱成方,自己则是拉着毕有礼来了居住的大厅,让宋来福吩咐下人准备宵夜,看着毕有礼良久,双眼发光,似要吞噬他人一般,沉声道:“小毕啊,你祖籍哪里呀?为何会懂得火枪之术?而且还认得这是一把燧发枪?”说完,还轻轻的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燧发枪,像是安抚自家孩儿一样。

    毕有礼被朱由崧的目光看着浑身不自在,坐也坐不安稳,听得朱由崧这么一问,当下立即回道:“属下祖籍安徽。我从小就调皮捣蛋,我父便将我送到京城伯父处,让伯父好好管教于我。我伯父乃是兵部右侍郎姓毕上名懋下讳康,伯父教导我读书写字之余还经常教导于我弓马之术和火枪之术,等我长大成人之后,便谴我回家,谁知家中父母已经随着流民迁到洛阳,我也跟着过来,随后应召成为王府侍卫。至于如何认得燧发枪,属下敢夺下海口,这枪乃是我伯父所发明。“

    “为何如此确定?”

    毕有礼一说到这个,两眼同样发光,神情变得极为兴奋:“因为属下也曾参与设计。”

    参与设计?这么牛b啊。这可是天才啊,也应该是自己是为需要的技术人号!

    朱由崧脸上堆起黄鼠狼见到鸡子一样的笑容:“有礼啊。想不到你是毕侍郎毕大人的侄子呀。这么说来,这个侍卫可是委屈你了。”

    “不委屈!”毕有礼抱拳道,“属下的父母多亏王府收留,这才保得性命。说起来,世子还是属下的救命恩人。世子,属下看你对这燧发枪十分看重,难道是想借此来发展燧发枪枪兵兵种?”

    “没错!”朱由崧不由又将毕有礼看高了几分,此人不仅仅是懂火枪之术,估计也是兵法大家,这次真的是捡到宝了,“果然不愧是兵部侍郎的侄儿,一下子就点到点子上。没错,我正是想发展燧发枪枪兵,不知道是否可行?”

    毕有礼肯定的点头道:“当然可行。前年,伯父传来书信,言及当今皇上已经下令制器局制造燧发枪。以属下之浅见,只有燧发枪枪兵过万,当所向披靡。”

    皇上也关注这个燧发枪了?!史书上怎么没有记载?这是为何?

    “既然是前年就开始制造燧发枪,那么,在这里见到燧发枪也不稀奇,可你为何却是大呼小叫?“

    毕有礼脸上一红:“让世子见笑了。见到燧发枪如同见到自己慈祥的伯父一样,所以有些大惊小怪了。不过,伯父曾经对我说过,此乃朝廷机密,燧发枪不可能外留。“

    朱由崧却是摇头道:“前年就开始生产,就算是一日出产一支,到现在,只怕燧发枪也能达到数千支,即使再机密,也不可以逃得出府上的情报。但是,却是不见任何消息,但是燧发枪却出现在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