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一眨眼,两年时间过去了。 谢若宁依然是“哑巴”。 其实在她醒来后的三个多月后的某一天,她发现,自己是能说话了的。 她自己估计,估计是那个丹药药效比较大。 所以,她的身体一开始出现了保护机制。 后来,身体慢慢习惯了,因此,便恢复了说话的能力了。 本来她是想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伙这个好消息的。 但在那段时间,她也发现了,她不会说话的几大好处。 比方说第一,她不用每天早晚给谢老太去请安。 “残疾”人嘛,人家老太太也理解的。 本来她是觉得做人还是要有孝心的,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 但行动是另一回事。 可一惯最明白老太太心意的齐妈妈说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心又特别慈。 看见孙女这样,特别难受。 谢若宁:估计是看着碍眼和晦气吧? 所以,在松鹤院官方许可之下,她可以不用早晚请安了。 齐妈妈还特地吩咐大厨房,说老太太说了,六小姐身体虚,每天给她送两碗牛乳过去补补身。 谢若宁:好拧哪,冲这牛乳,咱更加不能去请安了。 第二件便是皇太孙看她的目光又恢复以往了,不再是之前那种温和得来想给你一刀的那种眼神了。 虽说偶尔在谢家花园碰到的时候,纪一帆或者皇太孙还是露出探究的目光。 但已经相对安全好多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可以和大伯母出去走亲访友! 大伯母要拿这个“哑巴”侄女来彰显自己的贤名,让众人看看自己的女儿对这个侄女有多友爱,多关照。 谢若宁也正好要借能和大伯母出去帮自家姐姐物色对像。 本来谢彦信也好,谢若慎也好,都是极为反对的。 要知道,倘若让大家伙都知道她是“哑巴”,坐实了她哑巴的名。 将来她婚嫁怎么办? 要知道,哑巴那是残疾,不容易嫁啊! 哪怕有些人觉得,她后来能说话了。 可人家会不会想,万一哪天,她将来“旧疾”复发呢? 而且谢彦信还怕女儿受委屈。 他怕女儿受不住那些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 可很多事实摆在眼前,他们父子又不得不接受。 现在让谢彦信再娶个继室,他也不乐意了。 影响儿子的婚事,那是肯定的。 哪家的姑娘父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进来,上面有个和女儿差不多年纪的继婆婆的? 更何况,倘若人善些,自然无妨。 可倘若脾气不好些的,到时候委屈自己的女儿怎么办? 在自己女儿的婚事上动手脚怎么办? 帮两个女儿找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怎么办? 在他看来,父母也没几年了,到时候分家,让儿子娶个贤良淑德的媳妇,来管家就行了。 所以,谢若宁这么提了,他们父子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总得为眼前的着想,谢若敏的年纪摆在哪儿。 此事,自然是瞒着谢若敏的。 父子三人的操作方法是谢若宁跟着大伯母出去,先看看人家家境,长辈方面。 她觉得和自家挺门当户对的,再来汇报给父亲和兄长。 父亲和兄长去打听的同时,她也会叫何二去探听一遍。 门路不一样,探听得来的消息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本身大伯母身为当家太太,一个月出去拜访别人的机会也不算多,平均一个月两到三次的样子。 再加上有些门第太高,家境太过宽裕的,谢若宁觉得,也没必要高攀。 所以,一年多下来,也就五位公子的母亲和姐妹入了她的眼。 观其母和其姐妹,便大概能知道那位公子的为人。 特别是像谢若宁现在这样不会说话的。 有些人便会误以为她也是聋的。 聋哑聋哑,总是合在一起说的不是? 所以,有些人总会当着她的面说一些是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