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妃原是想着,既然摆了个乌龙,便让人把谢若宁给送回去吧。 也是她的错,听世子提了下,就把人喊了过来。 这不是想着四弟年纪也不小了。 而且四弟头一次这么“主动”,“热情”地上人家府上嘛。 更何况,那时候胡侧妃也好,镇南王妃也好,说要给他做主出气的时候,他可是死活拉着的。 说什么他已经在别人府里丢了脸。 倘若母妃们还要上门去讨要说法,搞得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就不想活了,诸如此类的。 用世子的话来说,那就是,为了那姑娘,四弟已经不顾自己的脸面了,明显是“情根深种”了。 世子还说,镇南王府一向出多情种。 原先镇南王的位置,不是世子的父亲呢。 只不过,那时候的世子,因为嫡妻的过世,难过万分,出了家,当了和尚。 然后才落到了现任这位镇南王的头上。 谁叫人家是同胞兄弟呢? 至于再上任,就更加夸张了。 爱妾没了,然后那位也跟着去了,踏上了黄泉之路。 所以,现任的镇南王对几个儿子的教育,那就是千万不要为女色所迷。 女人可以喜欢,可以宠,但千万别爱。 镇南王还说,女人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生孩子,巩固自己势力的。 倘若他的儿子,为情出家,为情而死,那么,他就会断绝和儿子的一切名义上的关系。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到了他们这一辈,还是出了。 最最让人没想到的是,居然是调皮捣蛋的四弟。 那姑娘又有那“美人”的名声。 又偏偏身世还这么可怜。 男人嘛,那是最最怜香惜玉的了。 你说看见这么一朵娇嫩的小花,还是个哑的,你会不心疼,会不想呵护着? 所以,还真的难怪大家伙想岔的。 胡侧妃呢是觉得,这种丢人的事,可千万不能让王爷知道。 要不然,对自己的长子将来夺世子之位会有麻烦。 所以,她想办法瞒着。 至于镇南王妃呢,是巴不得周嘉梁更爱谢若宁多点。 她是觉得吧,这时机还不成熟。 毕竟,认识的时间应该也不长吧? 现在就如此,倘若认识的时间长点,呵呵! 所以,镇南王妃觉得,现在还是别让镇南王知道的好。 可不能把这苗头给掐断了。 她得先保护好庶子的“爱情幼苗”,然后浇点水,施点肥,让它茁壮成长。 至于世子夫妻俩则是觉得,兄弟只要不和自己抢位置。 人家喜欢啥就给人家啥吧。 不就是一个清流之女嘛。 不就是一个哑巴美人嘛。 能翻得多出大的浪花来。 所以,才有了世子妃的召唤。 可现在看来…… 算了算了,早早把人送回去,到时候送份礼给人家,免了这场误会。 省得耽误了人家姑娘。 本来听说这位姑娘的身世就挺可怜的。 世子妃想了想,刚在想,是不是到时候让人备礼的时候添厚三成。 便有人来报,世子来了。 谢若宁一听,立即戴上了面纱,跪在了凉亭之外。 她虽然对跪拜之礼很是不乐意,很不爽。 但是,更加爱惜自己的脑袋。 她也知道,在王府,规矩一定要做足,特别是现在敌我情况不明的时候。 世子妃倒是没感觉谢若宁去凉亭外跪有什么不妥。 但她身边的嬷嬷倒是在心里点了点头。 她们不是没有听说过谢家姑娘的教养,也不是没有接触过谢家的姑娘。 毕竟,谢若婉之前在王府也算是个“人物”。 虽然有些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过,大家都不会捅破就是了。 和谢若婉比起来,嬷嬷倒是对谢若宁没有啥坏的感觉,至少在进退方面,算是过得去的。 和那谢若婉比起来,那是更加要好太多了。 就是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