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若宁开始的时候,是只想责任落实到人。 倒确实把某些事给忽略了。 冬梅说的确实在理。 因此,索性便让豌豆协助冬梅打理内务。 擅长财务的豆角协助秋霜打理铺子和田庄上的一切外务。 倘若有功,就是二人的功,出了差错,自然是二人一起背负。 省得万一二人争功,到时候,互捅对方一刀那就麻烦了。 临走前,谢若敏有偷偷和谢若宁说过,她会帮衬着的。 其实铺子和田庄上的事儿,她是真的一点也不担心。 他们早就习惯谢若宁过段时间去瞅瞅。 他们都是自动找活干,找机会立功表现的。 反倒是内务,她倒确实有些担心。 不过,也幸好纪谢氏那时候是帮衬了一把,说愿意把小佛堂“借”给谢若宁。 允许她每天“日夜”在小佛堂给谢若慎念经抄写经书。 要不然,光是长辈们来找她,找不到她,就够吃一壶了。 本来谢彦信的想法是,和家里人直接说好了。 又不是干啥见不得人的事。 兄长受伤,妹妹照顾不是很正常吗? 只不过,地点稍稍有些敏感罢了。 可谢若宁和谢若敏自然是反对的。 谢家的内宅别看现在风平浪静,可实际上长房和二房一直有他们的心思。 两房斗得虽然厉害,可在三房上,对于两房来说,都是敌对。 不管怎么说,不是同个娘,总是事实。 所以,有些事儿,能瞒着还是瞒着,别让人家知道。 要不然,人家借机搞事,那他们可就是腹背受敌了。 虽然以三房现在的实力分出去也未必会难过。 可谢若敏要考虑到,将来弟弟妹妹成亲的问题。 无论怎么说,在弟妹婚嫁上,还是要借下祖父的势的。 虽然她们内部准备得极其充分,不过,有些事儿,还是不被长房和二房的人知道得好。 谢彦信是被谢老太爷唤进书房的。 谢老太爷一向知道这个儿子个性,因此便直接的问了。 倘若换了是谢老二,那肯定是打死也不承认。 有本事,你去大姑哪儿把自己的女儿叫出来啊。 有纪谢氏顶着,谢老太爷也不敢硬来,这事肯定就不了了之。 谢老大和谢老二就属于那种哪怕证据摆在面前了,他也会瞎胡说,胡乱推卸责任的那种人。 可谢彦信,一向忠厚老实惯了,或者是背黑锅惯了,也不习惯撒谎。 他见谢老太爷一问,便如实交待了。 还告诉了谢老太爷,谢若慎的病情因为在谢若宁的照料之下,有了好转。 至少烧是逐渐在退了。 谢老太爷呢,那时候听了老妻的汇报是觉得,倘若这个孙子真死了,那么三房能给家族带来利益的,也只有谢若宁了。 她一个姑娘家的,在侍卫扎堆的地方干嘛? 用老妻的话来说,有损闺誉!! 倘若谢若宁的闺誉毁了,那就找不好婆家,不能给谢家带来最佳的利益。 可现在,倘若谢若慎能好起来,那就不同了。 外嫁女也只能偶尔帮衬一下娘家。 一是刚嫁过去,也做不了主。 二是也要看你嫁的男人在府里有没有地位,对你上不上心。 和孙子有比较好的前途,那可是两回事。 更何况,孙子这回帮了裘将军,只要好起来,裘将军无论是不是当孙子是棋子,给孙子一个好前程,还是必须的。 要不然,呵呵,以后谁还会给他卖命啊!! 大家伙也不是傻子。 因此,谢老太爷便捋了捋胡须。 太医院的太医呢,他还是请得动一两位的。 他是打算再让太医帮着出诊一番。 倘若能治好,那孙女这么做,哪怕传了出去,无伤大雅。 兄妹情深啊,这说明自家的家风好,将来得好好宣传一番。 也能算是嫁资之一。 可倘若治不好,或者会落下终身残疾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