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 迦叶尊者,心有明月(第1/3页)  我真不是谪仙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月氏国。    楚逸不知道自己在虫洞碑待了多久。在那神秘空间里,俨然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他如同老僧入定般,随着光阴流水一漂泊,不知所往。    突然,他被一阵冰凉所惊醒。    等他睁开时,自己竟然掉落河流中。    “快看,有人落水了。”不远处,河面上行使着一艘红色大木船。    木船上,有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和尚,盘膝坐在床中央,丝毫不被周围嘈杂的声音所影响。    楚逸在水里扑腾了几下,便被船上两个水性好的汉子给救到了船上。    冷不防掉水里,不可避免喝了几口水。    楚逸躺在木板上,大口喘气,但却被周围伸过来的脸给吓了一大跳。    这些人的面部特征与南唐相差极大,肤白、高鼻梁、碧眼、赤须,五官轮廓清晰,而且说着他听不懂的话语。    “这里是月氏国?”楚逸心中狐疑道。    但他明白,双方语言不通,问也是白问。谨慎起见,还是先不说话,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不过,楚逸还是注意到船中那个年轻和尚。那和尚闭眼打坐,不闻不问,想来是个高僧。    这时,有人走到那和尚面前,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那和尚微微睁开眼,目光落到楚逸的脸上,然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楚逸心中一惊,暗道这和尚不会是来自白马寺,专程在这里等他的吧?    和尚起身,走到楚逸跟前,然后盘膝坐下,与他对视。    “你来自南唐?”和尚开口道。    楚逸讶然,然后点头道:“你来自白马寺?”    和尚笑着点头道:“那就是你了。”    楚逸微微一笑道:“有劳大师了。”    和尚淡淡道:“施主不远万万里之遥,只身前往月氏,方丈特命我前来此处接你。小僧元白,不知施主如何称呼?”    楚逸抱拳道:“在下楚逸。”    “临行时,方丈有交待,让小僧带你去月氏国转一转,了解此地的风土人情。”元白如实道。    楚逸虽不知迦叶尊者到底是何用意,但入乡随俗,也就欣然答应下来。    于是,元白带着楚逸,沿着通天河,乘船游历大半个月氏国。    通过元白的介绍,楚逸大体上对月氏国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月氏人迁至通天河流域时,都以游牧为主,自南下入当时的大夏国后,大部分逐渐定居和从事农业,并有比较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之后,月氏国将佛宗定位国教。    据传,当时前往月氏国传教的一位高僧,骑着一匹白马,走遍月氏国每一寸土地,最后在月氏国的都城定居。    之后,月氏国将其封为圣僧,为其建立修行之地白马寺。    之后,月氏国的继任者都要前往白马寺朝奉,接受方丈的赐福,成为整个月氏国的最为崇高的圣地。    月氏国虽以农业为主,但其主要城市的商业还是比较繁荣,但与南唐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这一路来,楚逸发现这个元白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元白的身世很奇特,即便是他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他是被师父从通天河畔捡回来的。至于其面貌为何与南唐人相似,他不清楚,但也不是特别想知道。    元白的思维很活跃,对问题的见解很独特,主要原因在于他学识广博,不光对佛法精通,各种三教九流的知识领域都有涉及,能够集众家之所长而为其所用,并不恪守佛法的条条框框。    按照元白自己的说法,他在寺里就是一朵奇葩,但寺里没有任何人管他,可以用放任自流来形容。    也正是如此,云白会跟住在寺里的那些人讨教风土人情、知识理论,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没有拘束。    这时间一长,元白就成为白马寺有名的小和尚,而且整个月氏国的人也知道有他这么一个小和尚。    因为他善于学习,悟性极强。所以,但凡在白马寺过夜的人,都会把自己最精通或最擅长的一面传授给他。    如果是别人,或许早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