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地铁(第1/2页)  重生之大建筑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委员看了你的报告,决定在这次的会议上讨论你对北京地铁规划的意见,你要做好准备。”会议开始前,钟金泰特意提醒,“其实对于这份报告,不少专家都很有意见,认为你年纪太轻,有些异想天开,不过同样也有专家觉得你的报告很有道理,讨论下也是应该的。”    说着钟金泰自嘲地笑笑,“反正为了北京城市规划方案,我们不知道开了多少会了,再开一次也没啥,到时候你也不要紧张,就像之前第一次见到贝先生那样汇报就行了。”    林楼听懂了,这次虽然是讨论他的报告,但到底能起多少作用还不好说,想要说服那些专家听他一个大一新生的恐怕很难。    这其实也很正常,不管在什么时候,开会讨论都是将资历的,资历就代表了话语权,同样的话吴委员说出来大家会认真地听,因为吴委员有无数成绩为他做背书,大家很清楚他在该领域的积累,而自己压根就没有这些,怎么能让人家信服?    不过还好,城市规划同样也是一门科学,可以利用科学论断来说服别人,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不像纯艺术那么模棱两可;既然之前能够用瓦片实验的方法来说服贝聿铭,那么同样也可以用类似的办法来说服他们。    会议开始前,林楼认真地看着自己的报告,回忆着北京地铁在日后存在的各种得失,从目前的城市现状来推断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但是从日后的问题倒推产生的原因,然后反过来从城市现状中寻找论证,却容易地多。    他重生之前在天津大学读书,距离北京很近? 没少乘坐过北京的地铁? 也看过许多分析北京地铁得失的论文,写这样一份报告出来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说服他们接受。    会议正式开始? 简短的前奏过来,林楼开始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报告? 报告一开始,讲述了北京地铁的发展历史和现有的规划。    北京地铁最早并不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存在的? 五十年代的北京? 还没到需要地铁来舒缓交通压力的时候,那时候修建地铁考虑的是战备需要。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国派出了大量留学生前往莫斯科学习地铁建设,同时苏联也派来专家协助制定方案? 给出了两横、两纵、两对角线和一个环线的方案。    1965年?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到1969年完工,这条线路也就是日后的一号线,长23.6千米,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 从西山苹果园到北京火车站,共有17座车站;这条线路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地铁线路? 而且也早于香港、首尔、新加坡、旧金山、华盛顿等城市。    1971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营,线路由北京站至公主坟站? 其后西端终点站在先后延长至玉泉路站、古城站、苹果园站。    1976年,北京地铁的运营权由军方交还? 但由于大火等事故多次关闭? 到今年? 一号线正式运行已经排上日程,准备在暑假期间开通。    根据目前的城市规划,未来的北京地铁将增加到八条线路,和当初苏联专家给出的方案相比,这一版方案保留了二号环线,修改了那两条对角线的线路,两纵两横改为三纵三横。    这一方案在眼下看来是够用的,现如今各单位多是大院结构,上班的地方和居住地紧挨着,人们日常生活除了购物、休闲之外很少需要远行。    但将来就完全不够用了,二号线太小,从九号线开始的其它线路都没有同二号线连接,为了增强对城市的覆盖,只能提出第二环线,而规划中那些经过二环内的线路,也因为文物、建成区等原因,让线路交叉、换位、改善走向变得极其困难。    “.…..除了2号线之外的其它线路,明明都是近郊通勤线,却完全按照市内通勤去设计建造运行,这必然会导致高成本,低收益,速度慢,限流常态化等缺点…….”    “……线路规划中直角坐标的迹象明显,这会导致换乘频率增加……没有考虑到对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