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问鼎中原(第1/3页)  逐玉春秋——夏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

    公元前年,周朝都城洛邑中烽火漫天,年轻的周天子姬瑜顶着春寒料峭的寒风在城墙上向外望去,除了满天的大雪,就是黑压压的楚国军队。他大声的向周围人喊着,但是楚国战鼓声、战马嘶鸣声、楚军怒吼声远远的盖过了他的声音。他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更远的地方,却没有勤王的部队,此刻的他也许心里除了恨着楚国人还有祖上的周幽王外,再无计可施。

    楚人为何要驻军王庭之下?我们先翻开春秋历史,有两个国家的历史颇有相似——楚和秦。两国都在中华文明圈的边缘,在当时中原文明国家眼里秦楚都属于化外之邦,不服礼法,所以两个国家都是从很低的起点披荆斩棘才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在春秋时期,楚国是中原诸国最大的威胁,而战国后期秦人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华。

    关于春秋时期的制度我们还是要有一点了解,周人当初伐纣成功后,把追随自己的部落以及周武王自己的宗室都按照功劳或者血缘亲疏以“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在中原各处成为诸侯国,周天子自己所在地是最大的一个称作王国。

    楚人当初也是很早追随周武王伐纣的,但是成功后没有得到分封,直到周成王继位后翻看史籍才发现楚人有功,于是封了一个最低的男爵,但是起码楚人是被周王承认的政权了,只是中原诸国一直瞧不上这个蛮夷之国,中原有重要会议从来没有让楚人参加,从而导致楚人不满。于是楚人渐渐的也不服周朝号令,每年该进贡王室的贡品也不缴纳,所以才有了上文提到的周昭王伐楚一事。

    楚人虽是最低爵位不被人瞧得起的国家,但是楚人生性好战,不断向四周开疆扩土,到东周时期,俨然成为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

    而楚人是蛮夷,但是蛮夷有蛮夷的倔强,到芈熊通在位时直接自立为王称为楚武王,就是上文提到砍了卞和右脚的楚武王,这样楚人就把自己直接提到和周王一个级别的高度,虽然中原诸国都不承认,但是楚人不在乎,毕竟楚国实力强大,中原诸国能奈我何?

    西周时期,周天子明确感受到楚人的威胁,所以在汉水北边设立随、申、唐、蔡、应、息、弦等国,称为“汉阳诸姬”(因为这些国君都是从王室内部分封出去,都姓姬,故称“诸姬”)。各国以犄角之势封锁楚人北上的步伐,但是楚人通过风化瓦解,在这些国家中制造嫌隙,各个击破,这样看来战国后期秦人的远交近攻之策和楚人颇为相似,已基本把这些国家蚕食殆尽,故此时的楚国势力已经靠近中原。

    此时再看城下楚军中一辆华丽的战车在快速的穿梭着,上面站立着一位身材魁梧手执长戟的将领,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冰冷的盔甲下此人却面色沉着,黝黑的脸庞还泛着红晕,他的战车行驶之处,周围的士兵就向他敬礼欢呼。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庄王,此人即位之初不理朝政,一度让世人认为此人是一个贪图享乐的昏庸之君,有大臣劝谏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他说:“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后世流传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继位三年后楚庄王果然奋发图强,取得不小的成绩。楚庄王为何三年不鸣,其实因为他继位年幼,政权不稳,所以韬光养晦,三年时间慢慢积蓄力量,暗中观察国内反对势力,待到时机成熟,给予雷霆一击,牢牢掌握住权力。之后挥师北上,连克晋国陈国郑国军队,并且以勤王名义大军直抵洛邑城下,还搞了个阅兵仪式。

    要说楚人为何要来勤王?其实每年入秋之后,北方戎狄都会南侵中原,俗称“打谷草”,因为中华民族是农业民族,每年秋季农业丰收后,仓库富足,正是北方戎狄南下掠夺的好时机,楚庄王抓住这个时机,以勤王的名义出兵北上,其实就是想以此看看中原诸国的反应,探听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