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司会审(第2/3页)  南宋极品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郑安问:“陈源到底有没有勾结海寇?”

    “绝对没有,”金忠想也不想就答出:

    “陈大人的确贪了不少银子,但要说勾结海寇这种事,他绝对做不出来。小人绝对没说假,求郑大人为我家大人作主。”

    金忠说完,又朝郑安跪下,郑安将他劝起,又问了一些事说:

    “你先退下吧!暂时就住在我府上,万不可出去。我们商量一下,看此事如何处理。”

    金忠拿出一封信递给郑安:“郑公公,这是夫人写给你的信。”

    金忠刚离开,俞松林惊喜说:

    “太好了,现在有金忠和瑛兰,又有曹春娘这个人证,我们一定可以搬倒韩?。”

    “金忠说的不一定全是真话,这件事不好办啊!”窦冠章没有俞松林乐观:

    “韩?在奏折上说陈源勾结海寇,怎么勾结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那林忆年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居然打着平乱的幌子去围城?这形同叛乱。又加上陈源贪的那么多银子,强抢民女之事?每一条都是死罪。只靠曹春娘之事,绝对搬不倒韩?,最多让他名声受损。”

    郑安也很恼火,他们就算相信陈源没有与海寇勾结,林忆年的事摆在那里,银子的事更不用说。陈源本就好那一口,强抢民女之事也应该不会有假。暂时停止想办法,将信拆开一看、呆住了。

    可能时间匆忙,信上只有几句比较潦草的话:

    “郑公公,老爷生前记有一账册,上面有历年来老爷送礼的名单。公公若是能替老爷报仇,妾身会让人将名单赠与公公。”

    ……

    在古代,凡遇很重大的案件,朝廷会让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实行三法司会审,俗称三司会审。这种最高级别的会审,一年也难有一两起。这天一早,三个身穿官服的男子,并排坐在刑部公堂的主审席上。

    这三个官员中,有两个是韩?的熟人,大理寺卿沈继祖和一个高瘦的中年男子、御史中丞刘德秀。两人对望一眼,沈继祖对刑部尚书彭龟年说:

    “彭大人,今日的案子关系重大,不适合公开审讯吧?”

    今日的刑部公堂外面,比平时更热闹。起码有上千人堵在外面,多数人根本就挤不到门口来,宁可在露天晒太阳,也要待在刑部,想得到最新的消息。来的人都知道,今天要审理陈源一案。

    陈源一案牵涉的人多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查抄之物。查抄的金银珍宝数量之多,在整个大宋都极为罕见。天下好事者太多,谁都想来一睹为快。彭龟年仿佛很乐意见到眼前这一幕,笑着说:

    “沈大人,历来审案不都允许旁诫吗?旨在警示世人。如此大的案子,想必能警示更多的人。就算皇上知道,也会赞同的。”

    这里是彭龟年的地盘,连这些犯人也被关在这里。沈继祖两人虽不愿有人听,赵扩没说不让人听,他们也无法,只好默认下来。彭龟年看了两人一眼,将惊堂木一拍:

    “将人犯瑛兰带上堂来。”

    “带人犯瑛兰,”三司会审非是地方审讯可比,就算赵丹在此也不敢胡来。大门口一声大喊,挤在门口的人主动朝两边分开,让出一个通道。没过多久,一阵嘈杂声传来:

    “她就是陈源的老婆?”

    “长得还不错,怎么愿意和一个太监做对假夫妻?”

    今天瑛兰的气色还不错,身穿一套崭新的囚服,头上的长发梳理得十分齐整。来到大堂上,一点没当钉子户的意思,朝三个主审拜下:

    “瑛兰拜见三位大人。”

    沈继祖两人的官员虽不比彭龟年小,这里是刑部,彭龟年身为主人自然坐在中间。他半晌没发话,左边的刘德秀将发言权接过来:

    “瑛兰,陈源任职泉州市舶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