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七十七章:圣旨到来(第3/4页)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令被赵文这么一夸,受宠若惊的道:“这乃是我应该做的,将军解了济源城的危机,正是我们好好感谢将军的时候。

    如果没有将军的话,那城池被攻破之后,我们可就惨了。这些流贼可都是些狠茬子,最喜欢干抄家的事情。”

    赵文笑道:“流贼只不过是一些无根之萍罢了,收拾他们也简单。行了,你们将这些东西全都给我搬进去吧。”

    县令点点头,随后带着这些东西走进了驻地当中。

    前来送粮食的士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总共也就十来个。

    只不过这济源城的士绅看起来和其他地方的士绅不太一样。

    其他地方的士绅基本上都是绫罗绸缎,家丁成群。

    可是这前来送粮食的士绅几乎人人都是布衣,更有甚者身上的衣服还打着补丁。

    赵文走进驻地的大门,他站在大门边上,看着走进驻地的这些不像士绅的士绅,一脸疑惑的叫住了县令。

    县令刚刚走进驻地,正招呼着这些士绅将粮食放到地上,忽然听到了赵文叫声。

    他急忙停了下来,小跑着跑到了赵文的身边。

    “将军,何事啊?”县令还以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对,急忙询问道。

    赵文指着那些带着家丁忙碌的士绅,开口询问道:“这些士绅是怎么回事?我看他们身上的衣服怎么和普通人的差不多?这是怎么回事啊?”

    县令回过头去看了看那些士绅,又转过头来,长叹一口气,“将军,您有所不知啊。我们济源城穷啊,是非常穷啊。”

    “你们这片地方属于中原大地,而中原平坦无比,良田无数。我在城外的时候,就见到很多连绵不断的良田,有这么多的良田,怎么会穷?”赵文询问道。

    在古代,只要有田地,那就穷不了。

    中原之地一直都是粮食的重要产地,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朝廷的重点管控地方。

    “将军,说来惭愧。城外的那些良田根本就不是我济源城的,更不是这些士绅的。这些田地乃是那些王爷的。

    咱们河南别的不多,就是王爷多。光是亲王级别的就有八个,郡王更是数不胜数,我估计光是郡王都有差不多好几百了。至于那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之类的,几乎是村村都有。

    咱们河南的土地虽然多,可是大部分都是这些亲王郡王的。和咱们没关系,城外的那些土地别看是在济源城外,可那是郑王的。

    怀庆府十之六七的土地都是人家郑王的,而且这些土地还都是最肥沃的土地。

    剩下来的那些贫瘠的土地才是地方的,而且还有很多百姓根本就没有田地,只能沦为那些王爷的佃户,替人家种地。”县令脸上满是郁闷之色,为赵文详细的解释道。

    赵文听着县令的解释,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明朝之所以能灭亡,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明朝的宗室实在是太多了。

    这么多的人每年光吃不干,而且这些人生孩子可是厉害的紧,再加上常年累月这么积累下来,再大的国家都能吃空。

    “行了,你下去吧。”赵文冲着县令摆摆手,随后领着亲卫向着驻地深处而去。

    “奶奶的,这老朱家是真能生,这老朱是真厉害,一个人创造了一个民族啊,奶奶的,以后一定要将他们全部解决了。”

    赵文走在路上,不停的叹息着。

    夜色渐渐的沉了下来,驻地中飘起了香味。

    因为赵大牛但现在还没有回来,所以驻地中吃饭的人也就是那五百人。

    城外的那些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已经差不多全被运送到了驻地当中,至于那些粮食,还有一大批没有运进来。

    至于战场上的那些破烂,赵文并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