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八章:被吓怕的崇祯(第3/4页)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孙传庭终于想明白了,只有用暴力,才能震慑住某些人肮脏的。

    在宣镇,对于这样的事是明令止的,只要发现一起,就处理一起,绝不留。

    可要是放在大明,这样的事不过是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了。

    这年头,如果一个普通的商人上面没有保驾护航的官员的话,挣得再多,也不过是一些贪官污吏养的肥羊罢了。

    不过是人家选择什么时候吃掉的问题。

    大明的商业只不过是依附于士绅阶层的傀儡,是一种畸形的商业,算不上真真正正的商业。

    宣镇的商业和大明的商业相比,就显得自由多了,没有了贪官污吏的盘剥,活力比大明的商业不知道强盛多少倍。

    商业活力强,收的商税就多。

    不仅仅是在商业上,赵文对于工匠也非常的看重。

    在宣镇,工匠不再是籍,乃是和普通百姓差不多的自由民。

    如果官府要征集工匠干活,官府就必须要付给工匠工钱。

    这种事在大明,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

    除过以上的种种之外,还有学堂、农业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宣镇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崛起到这种程度。

    大明和宣镇相比,大明就像是一个行将入木的老头,而宣镇则是一个活力四的少年。

    其实说白了,就是赵文在宣镇重建了一和大明完全不一样的秩序。

    崇祯再次翻看着奏折上的内容,越看心越凉。

    良久之后,崇祯看向孙传庭,“以你之见,大明想要剿灭赵贼,就必须要走宣镇这种路子?”

    “陛下,宣镇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成长到这种程度,正是因为他在宣镇重建了一秩序。

    朝廷如果想要彻底的击败赵贼,就必须要学习赵贼的方法,富国强兵,从根子上改变现状。”

    其实孙传庭非常想对崇祯说,如今的大明已经烂到了根子上,不挖骨疗毒,恐怕是不行的。

    可是,这种话孙传庭不敢对崇祯说。

    孙传庭在奏折上写的也就是将大明和宣镇处处比较,让崇祯自己总结。

    其实孙传庭还有一件事没敢写上去,那就是大明的宗室问题。

    如今的大明宗室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些人每年不仅不交税不说,朝廷还要给他们发俸禄。

    一个个的坐拥无数良田,却只进不出,朝廷每年发给他们的俸禄都已经超过一年税收的一半了。

    但宗室问题毕竟是崇祯的家事,如果孙传庭冒然提出这个问题,万一惹得崇祯不满,那可不妙了。

    “你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如今的朝廷不仅仅是这样做就能行的。当年张江陵推行一条鞭法的旧事就在眼前,朕不能不谨慎啊。”崇祯有些犹豫的叹了一口气。

    “陛下,草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消息,说宣镇现在有一种非常厉害的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不用牛羊,只需要煤炭就能拉动。

    这种交通工具被称为火车,它能拉动几万斤甚至是十几万斤的货物。而且速度还非常快,按照报纸上说的,如果从宣镇到京城,也就是四五个时辰,最多不超过一天的时间就能将这些东西运到。

    刚开始的时候,草民并不相信,可是草民问了问去过宣镇的商人之后才发现,这件事是真的。如果这种东西用来运送兵力,恐怕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将十几万大军运送到京城城外。”

    孙传庭此言一出,整个御书房中的人都惊骇起来。

    崇祯的体更是不由自主的哆嗦了起来,他指着孙传庭,哆哆嗦嗦的道:“你说的是真的?这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东西吗?”

    “放肆,无耻草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