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8章 假圣旨,真捡漏(大碗)(第3/4页)  鉴宝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续说道,“这圣旨内容,简直是胡编乱造啊,康熙时期,哪有魏东亭这个人?那都是和影视剧里头杜撰的!再者说了,康熙时期,哪有‘台澎知县’这个官职啊,当时设置的是一府三县!”    吴夺心说,看来这个男子也不是不学无术,就是眼力差点儿。    男子摇摇头,“现在这人啊,很多糊涂蛋把和历史剧当正史了!一部《三国演义》,不知道让多少人认为这就是历史!里头虚构了多少人物和剧情啊!这一部《康熙王朝》,居然还影响到作假的了!魏东亭?唉!”    “你说得对。”吴夺终于开口了,而且还点了点头。就《三国演义》和《康熙王朝》,男子说得没错儿。    《康熙王朝》里头,有很多虚构人物,比如康熙的贴身太监李德全,原型是梁九功。而虚构的这个魏东亭,原型则是曹寅,也就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的爷爷。    “你看看,你还不信!”男子听吴夺说“你说得对”很随意,还以为吴夺随口敷衍。    “谁说我不信呢?”吴夺笑了笑,“以曹寅为原型的魏东亭的“起名”,应该是玩了个文字游戏。曹、魏,曹操、魏国。同时呢,曹寅字楝亭,这个“楝”字右半边,和繁体的“东”字很像。所以,就从曹寅到了魏东亭。”    “啊?”男子愣了,“你知道这圣旨是假的啊?”    “知道。”    “既然知道不是真的,那你还花五千块?”    “对啊,要是真的,怕是五万也买不来。你以为摊主不懂么?”    “不是······”男子不由伸手扯了扯吴夺的衣袖,声音陡然提高,“到底什么意思啊?你能给我说说么?”    此时,两人走到了地摊区的一个“开口”处,口子里头,是锁着门的一处门店。吴夺干脆走到店门前,点了一支烟,“别嚷嚷,抽烟么?”    “我不抽烟。”男子凑上前来,压低了声音,“你不会有下家了吧?下家是个棒槌?”    吴夺吸了一口烟,“老兄,咱俩萍水相逢,没必要这么揣度我吧?再说了,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哪来这么多棒槌?”    “不好意思了,是我失言,但这说不通啊。”男子看着吴夺,“虽然咱俩萍水相逢,但好歹都是玩家,请你解个惑总可以吧?而且咱俩还同乘一趟航班,你听我口音就知道我不是本地人。”    吴夺笑了,“老兄,你学习这劲儿头还挺足。”    男子拱了拱手,“活到老,学到老嘛,多谢多谢。”    吴夺想了想,“这圣旨确实不对,内容肯定是假的,但是不代表这轴头和绫锦也是新东西啊!”    “噢!”男子恍然大悟,“难不成这是康熙时期的空白圣旨,被人得了作假,但是作假的人一时失策,没有研究透,搞出了这样的内容?”    “我看,到不了康熙,这圣旨像是清中期的。要不然,那就算得上半真半假了。”    “明白了,那这轴头和绫锦,肯定是个大漏儿了!”    “说不上大漏儿,轴头是黑牛角的,加上老绫锦,肯定不止五千就是了,小赚吧。”吴夺应道。    不是吴夺愿意说谎,而是和他实在不熟。    其实呢,这可不是小赚那么简单,这真是个大漏儿!    漏儿不在老绫锦,而在轴头!    清代的圣旨,的确有黑牛角轴头;但这件圣旨的轴头,却不是黑牛角,而是黑犀角!    一般来说,清代圣旨的等级,最高的是玉轴,其次就是黑犀角轴,再往下则是贴金轴、黑牛角轴等等。    吴夺听得清清楚楚,这一件圣旨,是乾隆时期的空白圣旨,轴头乃是上好的黑犀角,至于为什么没有用、又为什么散失在民间,没有听到。    这件圣旨的黑犀角轴头,为什么没有被人认出来,吴夺也不得而知。不过,这里头可能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持了本色,没有染色;故而看着和黑牛角很像,以至于没有引起注意和重视。    明清两朝传承下来的犀角工艺品,几乎见不到黑色的;当然,有得材质本来就不是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