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瓷器的推断和皇帝的节俭(第2/2页)  鉴宝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随后,众多的宫女和太监,帮着纪姑娘一起将这个孩子抚养起来。    皇帝的儿子,未来的皇帝,童年却是如此,和宫女、太监吃的差不多,还得躲躲藏藏,说话都不敢大声。    直到朱佑樘六岁那年的一天,那个叫张敏的太监正好给成化皇帝梳头,成化皇帝忽而一声叹息:朕还没有儿子啊!无颜面对老朱家的祖宗啊!    张敏突然长跪不起:皇上,您已经有一个儿子了!    随后,成化皇帝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朱佑樘,一见面就大声说:这就是我儿子,长得像我!(此子类我)    这句话是正史的记载,不过看看明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有理由相信成化皇帝当时是兴奋过度了。    因为他俩长得确实不像。    弘治皇帝朱佑樘比起前面的那些皇帝,不是那么威猛方正,显得秀气,就连胡子都比较稀,因为他的母亲是少数民族,他像母亲更多。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朱佑樘的危险还是没有解除。不久后,生母突然死在宫中,太监张敏也自杀了。    朱佑樘战战兢兢躲过了一劫又一劫,最后,还是周太后出面,把孙子抱到仁寿宫来抚养,这才安全多了。    童年受的苦,是弘治皇帝养成节俭的最大基础。    他是能省就省。体现在瓷器上,够用就行,不需要的时候,御窑厂先停一停。    所以,即便是皇家专用的黄釉瓷器,出现吴夺说得这种情况也不奇怪。    弘治娇黄,是鸡油黄的呈色,比起明黄亮黄来说,明显要淡。    但,正是这种淡雅的鸡油黄,少而精的生产状况,让弘治官窑黄釉,达到了后世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    了解这些基本的历史,对理解成化和弘治瓷器,也有很大的帮助。    胡允德在瓷器上是个高手,这件弘治黄釉凤纹执壶的底釉泛灰,本来也并没有让他完全放弃,只是产生了犹疑。    而吴夺说了自己的看法之后,胡允德最终决定,只要价钱合适,那就收了它!    十件青花定了两件,两件单色釉定了这一件,还定了一件五彩,还有六件粉彩没看。    此外,还有一件成化斗彩人物纹玉壶春瓶,正待商定。</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