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支流,说青州鼎沦没于泗水,却不是泗水的干流······”</p>
吴大志笑了,“臭小子,你真是挺爱琢磨。好了,帮我打着点儿灯,我要研究下这个地方。”</p>
随后,吴夺举着灯,吴大志在这个平台上详细观察了一番。</p>
包括顶部、出口左右的石壁、地面,还探腰看了看“悬崖”垂直面的边缘。</p>
最终,其他的地方并无异常,只在“出口”两侧的石壁上,发现了圆形坑洞。</p>
一共八个,“出口”两侧左四右四,距离地面大约半米。</p>
一大七小,大的有网球大小,小的有乒乓球大小。</p>
坑洞很深。</p>
用探照灯照射下去,石壁是光滑的,但深处却像接了非石质管道,而且斜着向下,角度越来越大,应是以一个弧形完成了九十度的下折。</p>
“内壁上刻了字!”吴夺指着一个小的坑洞叫道。</p>
“我看到了。”吴大志盯着仔细审视。</p>
这个字,刻在洞口内壁下方,不算深,已经有些斑驳。</p>
字体并不是常见的,肯定比小篆要早,当属金文的一种。</p>
“应该是个梁字。”吴大志终于点了点头,“看下一个。”</p>
八个坑洞,有三个小的洞口内壁下方刻了字,除了这个“梁”,剩下两个分别是“扬”和“冀”。</p>
“梁州鼎、扬州鼎、冀州鼎?”吴夺看向吴大志。</p>
“和水下的青州鼎一样,这三个是阴鼎,所以刻字在内壁下方!”吴大志指了指最大的坑洞,“咱们看看那个最大的坑洞,是不是在内壁上方刻字,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个‘豫’字。”</p>
果然。</p>
这八个坑洞,最大如网球大小的,在内壁上方刻了一个“豫”字,还有四个小的坑洞,也在内壁上方刻字,分别是:荆、徐、雍、兖。</p>
“阳鼎刻字于其上,阴鼎刻字于其下,这里头四只阴鼎少了青州鼎,所以内壁下方刻字的只有三个,五只阳鼎都在,但是豫州鼎最大,所以坑洞最大!”吴夺简单总结了一下。</p>
“没错!”吴大志点点头,“走吧!上去!”</p>
“啊?”吴夺一听,“怎么了爷爷?”</p>
“青州鼎取不了,应该最后才能取。”</p>
“这······”吴夺想了想,“难道,这八个坑洞,需要八个类似圆球的东西放入滑下,才能打开秘藏青州鼎的水下机关?而这八个东西,分别暗藏于其他八只鼎的所在?”</p>
“你这不是也明白了么?”</p>
吴大志接着说道,“还有放入的先后顺序呢!以我的推断,到时候需要根据这八卦平台的方位、八个坑洞的排列位置、还有八个圆球的材质,才能确定放入的先后顺序。但现在也确定不了,因为八个圆球的材质是未知的。”</p>
“上去说吧,这里太潮湿,我的膝关节有点儿受不了了。”吴大志开始迈步,“再就是,让你权叔也下来看看,好容易找到了地方,总得体验体验。”</p>
“好吧!”吴夺点点头,随口喊了一声,“化肥!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