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直到有一天,那些不相信我的人,就会咬着牙骂道:看,这厮,当年说想自保,果然狼子野心!</p>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子。</p>
许多东西,未必是你想要的,但却逼着你不得不去争取。</p>
有时候,我倒是很羡慕你,名门之后,生下来便知道自己的道路在哪,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哪怕中间有障碍、有曲折,但终究会无怨无悔。”</p>
赵权一边斟着茶,一边漫不经心地说着。他其实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跟这个看上去与自己不可能产生过多交集的人去说这些东西。</p>
“数年之前,我曾经跟子矜说过,当今宋国,最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个,师先生是其中之一!”</p>
贾似道有些怀疑地看着赵权。</p>
“不用提防我,我没想从你这要到更多的东西,更没必要现在去巴结你。我说的是实话。</p>
不过,我现在倒是特别好奇一件事,你是如何让我父亲心甘情愿留在扬州,留在你身边?当时我义兄过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却始终不肯离去,到底是为什么?”</p>
贾似道轻轻地挑了挑眉头。</p>
“我自小,父亲就不在我身边。金国灭亡之战,又令我父子天人两隔。说实话,我对他真的不了解,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他痛恨什么,更不知道他希望我做些什么。</p>
有时,我会觉得茫然无措,我如此努力、如此拼搏,却换不得父亲的一声赞叹,我是不是太失败了?”</p>
扬州城水门之外的这个码头之上,气氛凝重。</p>
入夜已深,李庭芝看着船舱之内相对而坐的两个人,心中烦躁益盛。只能不停地在寒风中来回踱步。</p>
然而,舱内这两人的谈兴,却似乎愈来愈浓。</p>
“端平元年,宋国联蒙灭金,在许多人眼中,是一次重大的策略性失误。这些人认为,应当扶持金国,把金国当作阻挡蒙古军队南下的壁垒,当作隔离在蒙宋之间的一座肉身长城。如此,宋国便可继续坐山观虎斗,以避免卷入与蒙古国的直接对抗之中。</p>
殊不知,这是宋国最后的一次机会了——”</p>
“最后的机会?”赵权顺口问道。</p>
不知道什么时候,茶具已经被挪去一旁,泥炉之上,开始温着酒,香气渐渐漂逸在船舱之中,有些暖人。</p>
“是的,收罗北兵的最后机会了。那一年,投奔宋国的北兵无数,孟珙孟将军因此组建北军。这些北军,直到今日为止,依然是宋国最具战力的部队,包括,你的父亲。</p>
孟将军,当年组建这支北军,不知道顶了多大的压力。实在是让师某佩服!可惜啊,北兵带来战力的提升,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自孟珙之后至今,竟然再也没办法重新组建一支了。</p>
就这点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