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情况亦是如此,这壁垒可远比氐人原本虚张声势立下的大寨小,也更高大坚固。 想要蚁附攻城,自然就要做好蒙受巨大损失而一无所获的准备。 之前晋军就在进攻武关的时候见识过。 因此唯一合适的进攻方式,就是进攻氐人仓促堵起来的入口。 那是整个壁垒上最后的脆弱点。 杜英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提醒了谢奕,自然也是不打算和谢奕抢风头。 谢奕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说道:“我们集中兵力,进攻缺口处。此地地势狭窄,大军难以展开,而且也无法寄希望于一战能胜。三千兵马,分作三队,轮流进攻。” 将领们登时齐齐应诺。 杜英说道:“伯父,小侄以为这样好像还有些不妥的地方。” 杜英连续给了谢奕好几次面子,谢奕当然不会不给他开口补充的机会,此时脸上带着笑容,满是期待和鼓励的神情:“但说无妨。” 这看的不少将领们都有些羡慕了,甚至他们有理由怀疑,这杜英是不是真的是谢奕失散多年的侄子,要不两个人一个“伯父”、一个“贤侄”的,怎么就叫的这么亲。 杜英急忙拱手:“我们以轮战进攻,则苻菁必以轮战防守,双方兵马相差无几,恐怕只会打成一场消耗战,最后王师就算能够胜利,也是一场惨胜。” 话虽不好听,但是将领们,包括谢奕在内,都是皱眉。 杜英显然还没有说,惨胜也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若是战事绵延日久,粮食也损耗的差不多的话,再加上苻雄随时有可能率军来援,那么迎接这一支孤军的,将是一场灾难。 惨败或许都不足以形容了。 谢奕沉吟片刻,开口说道:“用兵,当奇正相辅,本将以两千兵马进攻缺口,再抽调一千兵马兵分两路,蚁附登城,进攻两翼,尽可能的牵制氐蛮,是为佯攻,贤侄认为如何?” 这已经不是在下达命令,而是在和杜英商议了。 很客气。 杜英心中松了一口气,有些高兴。 自己终于在这个时候达到了在这个“王师-关中盟”体系之中,尽可能的和谢奕平起平坐这个目标。 谢奕率军抵达之后,当然整个关中盟和晋军上下,都是以谢奕为首,杜英作为关中盟的盟主,也听命于谢奕,这是必然的。 谁让人家正儿八经三千兵马,又是当世名将呢? 因此谢奕平时和杜英以及其余关中盟的人说话,发号施令更多于商量。 显然他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实力的强大,让一切都理所当然。 而现在亦是如此,谢奕进攻受挫,面对坚固的壁垒和很有可能不存在的支援,自然就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听取所有能够有帮助的建议,关中盟有着一千兵马以及杜英这个脑子活络的盟主,谢奕自然不吝惜于抬高杜英的地位。 甚至这种抬高都不是他刻意而为之。 亦是心境变化所导致的理所当然罢了。 当然这种喜悦,杜英是不会表露出来的。 “将军所言极是。”杜英先吹捧一句,不能光自己心里舒坦,也得让谢奕舒坦一下,“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犹然还有两个。” “哦?”谢奕皱眉,语调也有所变化。 颇有几分“你在教我做事?”的意思。 不过之前杜英在谢奕心中积攒下来的好感,让谢奕的不满只是转瞬,反而愈发期待杜英会说出什么来。 谢奕的态度摆在这里,麾下的将领们自然都不会多说什么,甚至一个个的还都很好奇,乃至于带着点儿尊重的意思。 那些什么不服气的、非得要装X打脸的情节,一般都出现在里。而在现实情况中,自家老大,尤其是谢奕这种在军中威望还是很高的统帅,既然已经亮明了态度,那么部下们都不是瞎子,当然能够看得清楚。 这个时候再跳出来说什么不服气,那不就是跟自家主帅对着干么? 而且更重要的是,很明显眼前这个年轻人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