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按兵不动(第1/2页)  晋末多少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为一个立国不长的蛮族势力,氐人的大部分军政权力都掌握在苻氏皇族手中。    强氏这样也不算是太差了。    强怀的能力不怎么样不谈,麾下的兵马也都没有做好应战的心理准备。    显然现在灞上并未丢失,所以他们也没有想到敌人竟然会越过灞上,出现在这里。    不,不对,敌人既然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    丞相败了?灞上防线丢了?    桓温已经兵临城下了?    这是猝然遇袭的氐人士卒们,心中的第一想法。    因此当聚集的号角声“呜呜”响起的时候,他们甚至有拔腿就跑的冲动。    丞相苻雄都已经败了,我们还不跑,等死么?    然而背后不远处就已经是龙首原,想跑,也没有能跑的地方。    龙首原下,就是长安。    战事初起,就跑向长安,氐人士卒们知道,就算是自己跑回去了,也少不了掉脑袋的下场。    氐人内部的管理章法还沿用着部落时期的方法。    简单粗暴,但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对于人的震慑力很强。    强怀的反应也很快,在意识到军中人心不稳之后,他立刻让自己的部曲组成督战队,拉开防线,收拢士卒。    氐人士卒们虽然有点乱阵脚,但是随着号角声一声声回荡开来,平日里训练养成的潜意识,让他们开始想起来自己应该如何列阵。    而身后督战队那明晃晃的鬼头大刀,更是让他们攥紧了手中的兵刃。    强怀的本事虽然不怎么高强,但是也的确可以称得上一个有胆略的统帅,当然这也得益于氐人这一辈整体的不怕死、敢拼搏的精神气,不然的话他们也不可能从关中群雄之中杀出来,甚至还把北方的羯人打的落花流水,成为北方暂时最大的赢家。    一个民族的崛起,往往并不只是出现了一个、两个天纵奇才,而是有一群人,甚至是一代人秉持着相同的想法,一起浴血奋战。    弓弩手纷纷就位,而长矛手和刀盾手也开出营寨。    氐人的攻防技巧并不是很强,所以他们更喜欢在野战之中用自己的强悍,直接击破敌人。    与此同时,营寨中为数不多的几十名骑兵也从侧翼出击。    不过强怀还不至于把整支军队都拉出去,从敌人射出的火箭规模来看,对手的人数并不会非常多,所以强怀无从判断,对方到底真的只是人数不多,还是示敌以弱、以引诱自己主动出击?    但是他更相信前者。    因为从氐人和晋军的几次交手来看,只要是在野外厮杀,那么晋军往往只能仗着人数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伤亡往往都会远高于氐人。    可是只要是攻坚战,那么晋军便借助弓弩和攻城器械的优势,所向披靡,即使是武关也没有能够挡住他们的步伐。    因此晋军既然选择在深夜发动进攻,按理说最好的选择就应该是趁着夜色狂飙猛进,一路直接杀到氐人营寨下,把氐人堵在营寨里才是。    主动挑事之后又引诱氐人出来应战,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可能性大么?    自然是不大的。    所以强怀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面来的只是敌人扰敌的小股部队。    但是他转念一想,在这小股部队的周围,是不是会有敌人的主力?    此时也冷静下来的强怀,逐渐开始想起氐人士卒们的担忧。    这些扰人清梦的家伙到底从何而来,难道灞上防线真的已经失守?这是前锋,而晋军的主力就跟在后面?    南蛮子的前锋是谁?    征西司马谢奕啊!    这货的“丰功伟绩”,氐人将领们心里都有数。    基本都是靠莽出来的,当初破武关是,子午谷之战是,谁能保证现在不是?    可是偏偏这家伙的莽,往往是打蛇打七寸的莽。    总是能够砸在要害上,所以让氐人将领们真的不敢小觑。    眼前这一场袭击,在不知道灞上战场动向的强怀心中,很有可能就是谢奕的手笔。    那么这样想一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