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这里继续向西眺望,那尚未散去的薄薄雾气之中,似乎已经能够看到长安的轮廓。 日下之地,先汉旧都。 多少北伐先贤和英烈,魂牵梦萦之地。 当年祖车骑他们曾经杀到河洛,可是最终还是没有能走入长安。 长安,显然对于仍然志在北方的南渡豪杰们来说,已经是一种执念。 入长安,甚至比进入曾经几度易手的洛阳,更令人期待。 “恭喜将军!”跟在桓温身边的郗超微笑着说道,“长安,近在眼前了。” “不,近在眼前的不只是长安。”桓温按着佩剑,目光炯炯。 这一句话没有说完,但是跟在身边的幕僚们都知道答案。 长安之后,还有天下! 遥遥不见长安的时候,桓温会犹豫,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逐鹿天下的资格。 而现在,长安已经在前方,他的野心,也在膨胀。 手中有荆蜀、有关中,九州半壁,皆在手中。 他,真的已经拥有了问鼎之轻重的能力。 幕僚们神情各异,出身荆蜀的,自然是摩拳擦掌。 从龙之功,谁不想要? 而那些出身江左的,多少都有些担忧,这样是不是意味着之后自己的家族将要和征西将军彻底站在对立面? 而身在中间的自己,又应该如何取舍? 大家都想左右逢源,可是又岂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就算是那杜英,本来就是一个熟练的墙头草,也应该会因此而感到头疼吧。 当然,也有头铁的,比如袁虎,此时就直接开口说道: “王师北定,将军为中兴之大功臣也!我朝历代先帝,泉下有知,必感慨于将军之忠义。” 幕僚们脸色齐齐一变。 咱家主上想做的是大功臣和大忠臣么? 桓温想要的,必然是那个位置啊! 不然的话,那么多的流言蜚语,他从来不在乎也不解释,甚至从来都不避讳自己的属下含蓄的提出这些意思。 还不是因为自己心里真的想要这么做。 不然的话,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忠臣,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杜绝这种传闻。 抹黑自己以避免朝廷猜忌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绝对不涉及抹黑自己谋反。 桓温哼了哼,却没有说话。 不满已经溢于言表。 袁虎看到了郗超等人投过来的目光,没有再说话。 郗超则岔开话题: “江南派来的官吏,应该已经启程了。” 桓温哂笑一声,毫不在意:“跳梁小丑,在江左尚且有权有势,在这关中,又可起何波澜?” 接着,桓温指着谢奕所部的位置:“此战首功,当属无奕和仲渊,诸位可有异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