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一顾茅庐(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事会议结束后,王大勇向吴长庆报告了一个情况,那就是他们在常熟的语濂径找到了顾炎武。

    但是,顾炎武却以要守孝为由,拒绝出仕。

    在这个时代孝道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死了都是要守孝三年。

    作为一个未来人,吴长庆对这种迂腐的孝道很不屑。顾炎武的母亲是被清廷的军队杀的,真正的孝顺不应该是站出来去报仇吗?

    要是每一个人都像顾炎武一样,那清廷就开心了,只要把那些老人一股脑杀掉,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得集体守孝了。

    当然,吴长庆也可以理解顾炎武这种行为,毕竟这个时代的的风气就是如此。

    顾炎武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大儒,要是不守孝,以后难免要被人拿出来作为攻击他的罪证。

    “看来只有我亲自去走一趟了。”

    吴长庆不怎么喜欢三顾茅庐的戏码,感觉有点作。但是现实却逼着他去这样做,他也没办法。

    在军事上他还能插手一些事,但是在文官行政系统方面,他既没有那种才能,也没有那种精力。

    而一个没有行政系统的政权,军事上无论再强大都是白搭。就像后世的太平天国,前期军队所向无敌,但就是因为没有一套成熟的行政系统,导致整个内部混乱不堪,最后从内部开始衰败。

    “不行,这样也太危险了,不如我派人去把他绑过来。”

    王大勇说,目前他们可是处于敌军的大后方,除了嘉定昆山太仓几个地方属于他们的掌控范围,其他地方可都还在清廷的手上呢。

    除非带着大军过去,否则都不安全。

    “绑过来,你以为我们是土匪吗?专心练好你的部队,这件事我自有安排。语濂径离这也就半天的路程,能有多大的危险。”

    吴长庆也不想冒险,但是谁让他现在手下无人可用呢。

    次日,吴长庆先整编了军队,然后开始了操练。

    主要是纪律训练以及燧发枪的使用,阵形的演练。

    训练的时候吴长庆还额外弄出了一个信任训练,让士兵分成两排,然后命令前面那一排的士兵向后倒下去,后面的士兵负责接住。

    乍一看,这种训练好像有个屁用。

    但实际上,这种训练还是非常有用的。人类的天性当中是只相信自己,要他们去无条件的相信别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所以,训练一开始,很多要倒下的士兵耍滑头,要么偷偷的往后看,要么倒下的时候不坚决。

    而这种行为,则会被教官揪出来进行严厉的处罚。

    一顿处罚下来,那些士兵也都学乖了,老老实实的倒下。

    而多倒下几次之后,基本上的士兵都能够克服恐惧,选择相信自己的袍泽。

    而这一点非常难得,战争中士兵讲究的是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把自己的后背交给战友。只有抱着这种信念,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没有这种信念的军队是个什么样子呢,大概就是打战的时候三心二意,左顾右盼,总想着以保住自己的小命为主,不相信战友会保护自己。

    这还只是小股部队中的情况,而在大型会战当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中军不相信侧翼,侧翼不相信中军。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想逃跑,唯恐自己被包围。

    几万明军听到八旗兵来了,然后就丢下友军逃跑这种事,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真的发生过。

    这个时代的战争,既有惨烈的一幕,也有滑稽的一幕,很多时候有的将军胜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胜的,有的将军败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败的。

    训练进入正轨后,吴长庆带着几十个亲兵,悄悄的出了城,直奔常熟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