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教育难题(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吴长庆把顾炎武叫了过来,商量教育的事情。

    “我想在吴淞这里大肆兴办教育,顾先生有什么建议。”

    吴长庆问。

    兴办教育?

    顾炎武闻言有些诧异,他还以为吴长庆接下来会大肆扩军,然后扩张地盘。却没想到,吴长庆想要振兴教育。

    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野心家应该干的事呀,对于野心家来说,什么事都没有比发展军事和抢占地盘更重要。

    教育这种事,自然也是要丢到一边。

    顾炎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吴长庆其实未必就是一个完全忠心于大明的人。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是他却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得出这个判断。

    比如吴长庆经常收买民心,收买军心,对朝廷的使者不恭,放任以及引导手下的一些不当言论等。

    要不是看在吴长庆对百姓很好,而且又确实有能力对抗满清鞑靼,他都未必会继续留在这里。

    而现在,吴长庆的行为又让他看不懂了。如果吴长庆是个野心家,此时不可能把精力金钱投入到教育中。

    可是,他偏偏这样做了。

    顾炎武自认为自己也算是见多识人,阅人无数。可是吴长庆,他却是真的有些看不懂。

    吴长庆有心要兴办教育,这顾炎武自然是高兴的。但是,他也是个很务实的人,他知道当前最紧要的还是发展军事,增强军力。

    于是,顾炎武劝说道:“发展教育恐怕为时尚早,此时还是应该扩军备战,拿下南京为重。”

    “扩军和发展教育并不冲突,无非就是钱的问题,这个我会想办法解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规划。我想请教先生,如何才能在学科中大量加入算术和格物的内容,而又不被读书人所排斥。”

    吴长庆说道,在他看来念四书五经真心没多大作用,一个人只要认的了字,有了基本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就够了。

    文章写的再好,它也就是一篇文章而已。

    要论实用的知识,数学和物理化学地理这些才是王道。

    但是,这个时代大明的读书人还是以学四书五经为主,学那些算术格物地理什么的都是旁门左道,登不了大雅之堂。

    这种观念在读书人心里根深蒂固,不太容易改变。

    想要在学业中大肆增加算术格物的内容,肯定会引起读书人的抵制。而且其抵制的程度,未必会比拒绝剃发留辫轻。

    一个弄不好就会引起动乱,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听到吴长庆要增加格物算术的内容,顾炎武激动了。若不是因为两人现在身份有别,他都恨不得将吴长庆引为莫逆。

    这是因为,顾炎武就是一个讨厌四书五经,讨厌科举的人呀。

    他曾经多次考科举而不中,愤怒之下直接放弃科举,转而学起了地理,历史,音律方面的杂学。

    对于当前的科举制度,顾炎武觉得有很大的弊端。书中所学的东西,仅仅在考试的时候有用。

    当官之后,那些经学根本用不上,还得重新学习那些为官之道,以及其他方面专业的知识。

    花费十几载甚至是数十载去学一些只有在考试时才用的上的知识,这简直就是浪费光阴嘛。

    “这个恐怕很难,必须循循渐进。”

    顾炎武提醒道。

    读书人念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科举当官,科举又不考算术以及格物,即便是增加格物这些科目,那些读书人也未必肯去学呀。

    想要让读书人自愿去学这些东西,除非对科举进行改革,让科举考试中增加这些内容。

    可是,他们只是一支军队呀,他们不是一个合法的政权,他们哪里有资格去改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