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忽悠(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到诸位的爱国之心,我心甚慰。诸位想必是了解我的,我向来重视商业,鼓励工商贸易。百姓大多数都是没有文化之人,这个天下的繁荣还得靠我们这群少数的精英阶层。”

    吴长庆开始了忽悠,在百姓面前他说的是天下最重要的是百姓,在商人面前他又鼓吹精英领导的策略。

    他的这番话让众多商人很满意,因为他们就是这个精英阶层。只要吴长庆是这种思想,他们就能得到好处。

    吴长庆还在继续说:“如何才能让天下繁荣,让我们精英阶层赚大钱的同时养活那些百姓,让他们不造反呢?”

    “这个其实很简单,科技。”

    吴长庆说出了一个令众人都有些不太懂的词汇,而且,他们也不太理解吴长庆的话。

    数千年来,天下的财富就是那么多,商人多一些,百姓就少一些。怎么可能在商人赚大钱的同时,还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个他们想不通,理解不了。

    “什么是科技?燧发枪就是科技,香皂肥皂的制造就是科技。我不瞒大家说,我现在在苏州推广新品种的水稻,预计亩产可以达到一千二两百斤,这也是科技。

    相同的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空出的人手可以用在制造其他商品出售海外,赚取海外的财富。如此一来,百姓可以不用再挨饿造反,而我们也能再这当中赚的盆满钵满。”

    吴长庆说这么一大堆,当然不是为了在他们面前炫耀下见识和学识。

    他主要还是希望这家伙能够派家中的后辈去学习新知识,培养更多的新式人才。

    百姓都忙着种田糊口,哪怕读书,他们都未必愿意来,因为少掉一个劳动力对他们来说影响都非常大。

    吴长庆也想让百姓过的好一些,但是现阶段想要发展国力,还真的就得先依赖这群不是什么好鸟的商人。

    这些商人有钱,家里的孩子可以安心的学习。

    而且,一旦当中出现了什么天资聪慧的人,想要进行某种实验和发明,家里也有这个财力来支撑。

    换做是百姓,哪怕他们脑子里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但是没有钱去购买设备材料进行试验,那种点子终究只是个点子,会随着时间而荒废。

    “亩产一千两百斤?”

    孙道明有些失态的问道,他作为一个粮商,对于粮食的亩产可是很了解的。亩产能够达到六百斤的水田,那都可以被划分为肥田。

    而现在,吴长庆说竟然有亩产达到一千多斤的品种,他如何能够不吃惊。

    “没错,不相信的人可以等到夏季收获的时候去苏州的实验田看一看我有没有骗你们。不过,如果现在就相信我的人,那就尽快把家里的后辈送到大学堂里来学习那些新式知识,而不是只学四书五经。

    我会在南京创办一个更大的大学堂,专门用来培养新式人才。里面会传授各种新式知识,物理化学,地理算术。不学四书五经也没关系,不用担心做不了官。你们应该也听说了,大学堂里成绩好的学员,我都是直接授官的。”

    培养新式人才,推广教育任重而道远,吴长庆非常重视。

    “等国公爷的大学堂开办,我必将让家中那几个不成器的家伙送至大学堂。”

    佟有为率先响应,不管吴长庆说的是真是假,反正这个时候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就不可能不去支持。

    更何况,吴长庆的话听起来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

    无论是燧发枪还是香水香皂,这些新式的东西,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现在还不都是冒了出来。

    亩产一千多斤听起来很夸张,但是和可以百步之外杀人的燧发枪相比,好像还要正常许多。

    所以,吴长庆所说的科技,佟有为是相信存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