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6章 开战争论(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方,淮安。

    一队大船靠岸,大量的军事物资被搬下。

    这是给他们北方军团的过冬物资,包括了军事用品,比如燧发枪,子弹,炮弹,手榴弹等等。

    还有生活用品,比如棉衣,棉裤,棉鞋,袜子,皮手套,罐头等等。

    棉衣棉裤这是在士兵的预料之中,毕竟已经是寒冬腊月,棉鞋和皮手套却是意外之喜。

    以前物资匮乏,军队能够保障士兵身上暖和就已经算是很良心了。

    至于手脚的保暖问题,这个只能靠士兵克服。

    手套和袜子之类的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那些达官贵人早就用上了。

    虽然技术方面没有难题,但是因为资源有限,所以以前的士兵根本没得用。

    “嚯,今天我范老儿也能享受一把当官的滋味。”

    一个普通士兵带上了那暖暖的手套,心里美滋滋的。

    “这手套,比我们村地主老爷带的都要好。”

    “要是现在我们出去跟鞑子打一战,他们还不得屁滚尿流?现在这种天气,他们还能拿得动枪吗?”

    另一个士兵说道。

    清军的士兵当中,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装备。

    现在两军如果开战,清军的那些士兵有可能冻的连武器都拿不稳。

    所以,他们现在倒是很迫切的想要和清军干一架,欺负下对方。

    不但士兵这样想,就连一些将领,也希望能够仗势欺人,去发动点攻势。

    “虽然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是维持小规模战斗的物资还是有的。现在出击,敌人更加没有还手之力。”

    唐国臻说道。

    “小规模的战斗指的是什么,攻打宿迁和徐州等地?那些地方有好几万清军在防守,一旦打起来就不可能是小规模。

    如果不是攻打宿迁或者徐州等重要地方,其他小县城可没有攻占的必要。”

    陶东成说道。

    北方和南方的战斗有很大的区别,南方每占据一个小城池都意义重大。

    靠着那个小城池就能控制周边一大片地方,有驻守的必要。

    但是在北方,只有那些大城池才有攻占的必要性。

    北方城池多,攻占一个小县城,意义不大,还要分兵去防守。

    而且,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反击很容易,也往往守不住。

    不像南方的小城池可以只留一两千人驻守,因为山路难走,敌军想要反攻也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军队。

    在北方,只要攻下那些大城池,其他小县城往往都不需要攻打,也会望风而降。

    因为平原地带,一座小城没有太大的驻守意义。

    不同的地方,适用的战术往往有着极大的区别。

    唐国臻显然是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提出了要趁机打一仗的想法。

    “那就想办法把宿迁打下来,总不能让那些鞑子舒舒服服的过冬。不北伐,也要吓死他们,给他们找麻烦。”

    唐国臻继续建议。

    根据情报,宿迁有两万守军。

    在唐国臻看来,自己有一万人就能将其攻下。

    只要敌人没有援军,这一场战斗也算不上特别大的规模。

    只要把宿迁打下了然后停止北上,物资供应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样不太好,虽然在现在这种天气之下对敌人很不利。但是对于我军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呀,平时的伤兵只要抢救及时都可以救下来。

    但如果是在现在这种天气下,伤口不容易愈合,又容易冻伤,救治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陶东成继续反对。

    相比起其他将领,他要更加理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