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意冷,选择和阮大铖一样做个孤臣。
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去顾及家乡的利益,也不会去迎合某个集团的利益,他们就一心一意效忠皇帝。
这种孤臣,是皇帝最喜欢的一类人,大臣们也都明白。
但是,为什么其他人不选择这样做呢?
这个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大部份人都是迫不得已,有着各自的难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别人把你从一介平民提携做官,这个人情实在是太大了,还一辈子都还不完。
自古以来,做官从来都不是一件非常舒心的事。
表面风光的背后,都会有着非常多的无奈。
争夺公安部长中,赣党最为积极。
他们归入大华的时间比较早,在朝中的势力也挺大的,所以也有较大的野望。
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他们也能更快的推动江西的发展。
眼看着江南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他地方的人的眼睛红的都需要去看大夫了。
其他地方的人,也希望朝廷能够下达一些扶持计划,开办工厂。
总不能,天下的好处都归江南地区。
而掌握越多的话语权,轮到自己家乡的速度肯定也就会更快。
公安部设立消息一经传出,刘仕进就向吴长庆举荐了原刑部侍郎曾毅。
而曾毅也是熬夜写了份奏折,阐述自己对公安部职能的理解和看法,以及一些管理构想。
和曾毅竞争的还有礼部侍郎文君选,兵部侍郎廖瑾轩。
都是些不太重要部门的侍郎,像工部侍郎,商部侍郎,吏部侍郎这些人,宁愿做着自己的侍郎,却也不愿意去做公安部的尚书。
毕竟,他们的位置至关重要。
只要熬到自己头上的尚书退休,他们就可以一朝登天,位及人臣。
在所有竞争者当中,曾毅是比较有优势的。
毕竟,公安部的职能看起来,就是以前刑部的一些职能。
干这个,曾毅有经验呀。
他奏折上的心得分析,也颇有见解。
不像文君选的奏折,尽写些不切实际,太理想化的东西,说什么要加强思想教育,以礼治为主,刑罚为辅。
巴拉巴拉一大堆,吴长庆没看完就扔了。
在吴长庆看来,道德水平是靠社会生产力来提升的,靠教育作用真不大。
一个人快要饿死了,不管你怎么对他教育,他都要去抢劫才能活下来,这是本能。
要是全体百姓都富裕了,哪怕他本性有点坏,他也不会去抢劫,因为没必要。
作为一个80后,吴长庆对此深有感触。
他小时候,村里因为争点水源那都是直接上锄头铁锹,没有因此死过人的地方,都可以被评为和谐村。至于村里各种小偷小摸,那就更是数不胜数。
同样是这批人,到了21世纪20年代,各个都变和气了,一点小利益根本没人去争,好像大家都变随便了,小偷小摸更是近乎绝迹,都要脸。
村里人有了困难,还会凑一起捐款互相帮助。
那可都是些成年人,没有再经历过什么思想教育,却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本原因就一个,那就是大家都有钱了。
所以,文君选所谓的靠礼仪教化的策略,完全不对吴长庆的胃口,自然是毙了。
而曾毅的各种方案,则要实际的多,现实的多,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
所以,吴长庆就指定曾毅为公安部的尚书。
但是,东林党又怎么可能会甘心这个结果。
接下来,那肯定就是要搜罗曾毅的黑料,然后进行弹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