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8章 风向标(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内燃机已经开始研制,大规模的石油开采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当前大华已经有了小规模的石油开采,并且将石油用于了多个地方,最主要的是用来提炼煤油,用于照明。

    即便只是这么一点用途,当前的石油开采也都已经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等以后内燃机进入运用,那么石油的缺口会直接飙升。

    为了防止以后出现有机器没燃料的情况,吴长庆安排了几支石油勘探的队伍,前往华北一带勘探石油。

    其实这个也挺好勘探的,直接前往那些地表冒石油的地方即可。

    能够直接冒出地表,说明这个地方的石油储量肯定不少,而且还易开采。

    相比起储量,此时易开采才是关键。

    如果石油储存在地表几十米上百米之下,就算是勘探出来也没用,没那个开采的技术。

    吴长庆记得,华北一带是有石油的。

    当前大华的一些石油,也是来自华北一带。

    大庆油田和新疆的一些油田或许更出名些,储量更多,但是在当前却不适合开采。

    主要还是交通的问题,华北在未来一两年里就可以通火车。

    而通往新疆,通往东北,通往大庆的火车,却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出现。

    总不能把石油挖出来,用独轮车运输,那样成本可就太高了,估计没有多少人用的起。

    运输成本,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造出大型油轮,运输能力上来了,那么直接去占领中东才是最划算的选择。

    吴长庆就是一个风向标,天下有无数人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毕竟,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注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当吴长庆新设立内燃机项目组时,不少得到消息的大商人就开始布局。

    一方面培养相关的人才,另一方面研究内燃机可能带来的变化,以及内燃机适用的领域。

    只要提前布好局,将来能够在这个领域占据到一点优势,其收益都是不可估量。

    就像现在大华的沈家一样,在大华开始研制蒸汽机的时候,他们家就花重金跟着研究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关的人才。

    如今,他们家是除了官方之外,唯一一家能够制造蒸汽机的私人企业。

    虽然他们造的蒸汽机性能比官方差多了,但是依旧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前各行各业对蒸汽机的需求几乎没有上限,官方的蒸汽机又要优先供应军队,国企。

    民营企业想要买到蒸汽机,那都得排队。

    而有一些领域,对蒸汽机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不是非得要功率达到多少。

    这些人的需求,沈家就可以满足。

    而这些人的需求,往往比军队和国企加起来都大,所以沈家的订单也是排到了后年。

    沈家靠着如此前瞻的战略眼光,一举跻身为大华的顶级豪门。

    而且,他这种豪门还不是像陈家,佟家,依靠皇室发达。

    沈家,那可是真的靠自己的本身发达,别人谈论起沈家,都得竖个大拇指。

    其他一些大财主看到沈家的成功,也开始对蒸汽机进行研究和投入。

    不过,他们终究是慢了一步。

    虽然以后肯定也能跟着喝汤,但想要和沈家竞争,终究是要差上一步。

    所以,一些有实力的大财主,就在盯着官方,盯着吴长庆的举动,想要获得类似的先机。

    这种商机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橡胶领域,肥料领域。

    这些只要肯去专研,都能从中获取些商机。

    当吴长庆特意召集了一批人搞内燃机项目时,一些嗅觉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