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5章 扶持地方发展(第2/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吴长庆和中央的内阁大臣需要权衡利弊,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选择首批被扶持的地方,力求把钱花在刀刃上。

    而对于地方上的官员来说,那就不用考虑这么多,百分百支持自己所在的地方被扶持。

    哪怕是远在贵州的贵阳知府,他都给内阁上了一道折子,阐述贵阳发展的重要性。

    说的有没有道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

    贵阳知府自己心里都清楚,这种请求肯定不会被批准,怎么轮都轮不到贵阳这种说出去都没人知道的省级治所。

    但是,上一份折子,给贵阳争取一下,至少可以表明他对发展的渴求,可以表明他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嘛。

    当吴长庆要扶持地方发展的消息泄露出去之后,各地的地方官都开始纷纷上折子,争取一个被扶持的名额。

    毕竟,他们升官所需要的政绩,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当地的经济发展。

    有些地方是纯粹的凑热闹,比如贵阳知府,梧州知府等人。

    有些有希望的地方,当地的官员则是把这件事当作了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比如武汉,南昌,宁波等地的官员,他们就对这次的扶持势在必得。

    为了阐述本地的发展优势,说服皇帝,这些官员也是拼了命的研究相关的知识。

    要是连一点优势都说不清楚,朝廷怎么敢随随便便给钱?

    当前各地的地方官,大部分还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传统官员,对于搞经济都不怎么擅长。

    而眼下他们也知道,想要获得经费和政策上的扶持,就得证明自己会搞经济,能够把朝廷的扶持转化成收益。

    扶持发展和扶贫是两码事,前者有收益要求,后者则没有。

    没能力,或者没信心的官员,都未必敢申请一个扶持名额。

    要是拿到了名额又没把地方发展起来,到时候朝廷肯定是要问责的。

    当然,能够做到知府这个位置的人,大多数都是有能力和有野心的人。即便是他们本人不擅长搞经济,也能请教别人。

    先把名额拿下,才是关键。

    一份份奏折被陆续的送到了内阁,送到了吴长庆的桌前。

    不过,大部分的吴长庆都不会看。

    首批要扶持的那些城市,他心里大概有个范围。

    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下面的官员说的再好听也是白搭。

    吴长庆圈定了一批城市,然后再交给内阁去讨论,让他们从这批城市里挑出十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