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1/3页)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汴河北岸沿河除了城垣、壁垒便是一栋栋高低不齐的楼台。站在其中一栋四层高楼上凭危远眺望着脚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景刘承祐这心里也不禁生出些怅惘之情。
    开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其建城根本立都之基便在于汴河。这条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几乎事关国运命脉是帝国的生命航道路。
    这上边本该是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不绝如缕。然而那等盛景于此时的汴河而言只存在于文字之上了。虽则随着中原渐定舟船往来日益加增但前番战争的影响、契丹的破坏太过严重遗症至此再加上淮海江南之物产几在“敌国”汴河的开发潜力仍旧很大。
    即便因战乱之故漕运废弛到如今河上的货物吞吐量也是不小。
    刘承祐自然不会有闲心去叹河运衰颓兴漕运那是以后事眼下只要还能发挥效用支撑东京即可。当此之时最重要的还是邺都那边的战事。
    讨杜之战自爆发后便时时刻刻牵动着朝野的心。他在城中走了一圈当真是升斗小民都在替朝廷忧虑抑或是在替他们自己忧虑。自前朝灭亡契丹入寇东京城前前后后已经乱了七、八个月了也就这俩月稍微安定了些。
    虽然在新汉的统治下日子仍旧过得艰难但总比没有秩序来得好至少有了点期望。若是这新朝廷再倒了又不知要乱到几时方休。故哪怕如今的汉朝廷冶政乏善可陈甚至已有蠹恶滋生仍旧没有普通的黎庶会盼着他垮掉。就刘承祐看来这大概也只有用“人心思定”来解释了。
    邺都那边的战事就如刘承祐此前所顾虑的那样终究还是出了问题也正是出在他那个叔父慕容彦超身上。
    杜重威初举兵之时以澶州当东京锁钥又迫在广晋府南于邺都亦为肘腋之患故主动发兵进攻欲取德胜城(德胜北城为今濮阳)。
    杜重威嘴里虽叫得凶但估计也没有取澶州之后南渡进军开封的野心。其真实目的更可能的还是拿下德胜口之后再西攻黎阳将汉军挡在河南。再等北边的消息他已派其子杜宏遂北去请求支援万一契丹“爸爸”能够突破南来那他就还有救
    汉军这边朝廷的前期布置可不是摆设虽然各路军队没有到齐统帅高行周也还没到位但根本不惧杜重威的翻腾。
    但是慕容彦超开始搞事了。他自负刚勇又矜其才对朝廷委高行周那风烛残年的老朽为帅颇不服气。闻邺兵南来喜而应战不顾防御使郭荣的劝阻率领驻守的五千禁军出击双方接战于德胜城近郊。
    若是直接败了也就罢了关键是杜重威的先锋部队不顶用竟然被慕容彦超一击而溃。由此慕容彦超其气愈骄他的字典里估计也没有“适可而止”这个词率军追击远离城防。然后撞上了杜重威的中军大队三万余众。
    双方将士皆勇但在两名主将的指挥下硬是打成了菜鸡互啄。慕容彦超倚仗中央大义并禁军之强但抗不住杜重威兵多莽战一个多时辰便被围困于清丰县内的陆家店。
    眼见势孤军危还是防御使郭荣不辞辛苦带领德胜城中仅剩的千余兵马冒死突破邺兵的阻截强行将慕容彦超给救了出来。
    接应着慕容彦超的败军一路且战且退直至退防德胜城勉强守住了。
    郭荣也是没办法大部分军队都被慕容彦超带去迎战若慕容彦超被杜重威给全歼了那他仅凭剩下的那千余兵马势必难以抵挡住。德胜渡口若失必然牵动到西面的黎阳若两个渡头皆失那么汉军想要北渡可就难了。
    纵使最终能够消灭杜重威那么要付出的代价必然倍增且这可不仅仅是杜重威这一叛的问题。
    视野广阔很有大局观正是因为看到了其中可能产生的后果郭荣方才选择行险孤注一掷。当然不排除郭荣想赌一把的心理风险越大往往也意味着收益越高。结果郭荣赌成功了九死一生的结局硬是让郭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