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 状元(第1/2页)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平边策简单的三个字却一点都不平淡明显体现着刘承祐的志向与抱负那股吞吐天地、包举宇内的雄心与霸气似乎扑面而来所有与考人员都不由严肃以待。当然并不会有那么玄乎只是皇帝身份的加持罢了。
    四排考试桌案摆放直接排出至广政殿外。在威严的大殿内作答既是荣耀又是压力尤其是还有一干大臣以及三馆、翰林院名望颇高的饱学之士在旁监考。此次殿试只因刘承祐一念而起执行虽显粗糙但场面还算严肃大气足表重视。
    而应考诸人表现也是形象分明大都苦恼纠结其情溢于脸上。三个字的命题作文可没那么好答。不过总有凤毛麟角者迥异于常人。
    殿中前排一名气度肃然的文士便属麟角。一身素袍颊带须髯只是面目之间老态稍显严重正是王朴。在听到“平边策”三个字之时两眼明显一亮相比与旁人的苦思冥想反应尤其泰然只稍微思量了一会儿嘴角泛起一点平和笑容旋即一敛提笔便写。
    坐在他侧边的青年则是王溥了风度翩翩姿仪甚美察觉到旁边的“前辈”的动作只用余光瞥了眼随即稳住心神凝眉苦思。拾笔写下“平边策”三个字。
    盯着字眼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拿起笔正襟危坐一些微的迟疑过后落笔下文。淋淋洒洒三百余字很快整齐地呈现于铺平的纸面上正自下笔如神之时注意到身侧的王朴已经停下了笔。
    很淡然地将笔放到笔格之上稍微检查了一下放下举手示意交卷。很快便有监考的官员收卷将之移请出殿至于他所书平边策则直接呈往东庑内的考官阅读评断。刘承祐下的诏为求效率边答边批示。这番动作又给应考者加以压力毕竟那番动作保持着严肃无声却也没有多少掩饰。
    而王溥同样受到了点影响不过笔只稍微停顿了片刻便又继续将自己脑中的灵感书写出来。只是嘴角泛起了一点微不可察的苦笑。
    “此次殿试的状元不出意料的话该是王朴与王溥了!”远远地盯着殿试的状况赵上交捋着胡须满面感慨地说道。
    陶谷却幽幽然地反驳道:“那倒也不尽然!”
    “陶翰林此言何意?”听其言赵上交瞥着陶谷问。
    “此二者有文才却还不致惊风雨、泣鬼神究竟如何还有看他们写出的东西能否入官家之眼。赵侍郎怎知其余士子就没有惊人之论?”陶谷淡淡反问道。
    赵上交点着头不过嘴里却道:“陶翰林所言甚是然而我等议二王为优便因其知悉时务远甚于他人。平边之策岂不利于其尽抒胸中见解?”
    “如赵侍郎所言确是如此!”陶谷露出了一点赵上交感到难受的笑容指了指政事堂方向:“但能否合官家心意那可就不一定了。若是不达上意只怕反陷不利!”
    陶谷这话说得好像自己深明上意似的。
    赵上交的目光自陶谷身上挪开心中有些不舒服朝其作了个简单揖礼:“结果如何那就让我等拭目以待吧!”
    “王朴下笔成文如此之速老夫却要一睹其文!”说完赵上交便往东庑而去。
    望着其背影陶谷斜眼看了看那些还在写文的士子尤其那几名他看好的慢悠悠地循着赵上交的背影而去。从他心里当然也是偏向王朴与王溥二人了至于为何要反驳赵上交那则是不需要理由了
    想他陶翰林自潜邸便跟随当今天子但此次制举竟然从头到尾都被一个前朝遗老压制着他心里自然也不爽。
    不过此番制举若能顺利结束想来他也当挪挪位置了升官加爵天子当不会小气才是。陶谷对于政事堂可是向往已久了。大概是对未来满怀期待陶谷迈向广政殿东庑的脚步明显轻快了不少。
    殿试的时间限定于一个时辰。虽说是殿试刘承祐以高规格对待但他自己可没有一直待在旁边监考。
    距离广政殿不远的政事堂内刘承祐正坐其中接受王章关于铸钱事的汇报这是刘承祐之前布置的“作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