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2页)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事务处在不断的重复之中时时间的流逝总是飞快的自秋入冬刘承祐的日程也越发规律起来就在不断地察阅、批复、处置各种相类的军国事务中度过的。有些繁累但乐在其中。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自荆湖平定之后大汉国内的局势整体偏安外无边患内无灾害一切风平浪静。整体政策上又开始休养生息缓解战争带来的影响。
    这些年大汉朝虽则越发向安但几乎无岁不战回顾一下大汉立国的这九年战争始终是其主旋律。对内镇压叛乱对外开疆拓土虽然都大获其胜但战争的背景下对百姓的生活绝对不是良性的。
    每逢战必广征民力军前效力再加朝廷的工程也不少修城、筑路、开渠、治河可以说到乾祐八年为止大汉盛况之下仍不免军民疲乏。连续的战争胜利难掩背后的疲敝。若到地方上走一走会发现当今天下的大汉百姓日子仍旧很苦离“温饱”尚有差距。
    只是与以往的动乱相比国内的情况始终保持着稳定政局平衡藩镇剪除再加刘承祐当政的朝廷不时调整着政策逐步缓解、释放着百姓的压力与怨气。
    另一方面宣慰司这个朝廷的喉舌机构开始逐渐发挥其功能对大汉天子长年累月的赞誉歌颂下来还是起到了蛊惑安抚人心的效果。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只要还能活得下去就没有造反的必要再兼朝廷几次大规模救灾济民的行动也着实收割了不少民心。
    入秋以来朝中最大的变故就属“郭氏风波”了但那也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上影响虽大但动静却小。另外便是全国的刑狱清查了三个月来在朝廷专使与地方官吏的配合下共计清理了上万件狱讼其中涉及人命大案两千余起。
    在这个过程中也处置了上百怠政、恶政的职吏地位高者累及州府及道司大吏并牵扯了几名朝中官员其中刑部侍郎被拿下了宰臣李涛、范质都受到了刘承祐的责训。这也是刘承祐对吏治的一次整顿最初下“清理刑狱诏”时估计就存着此心思。
    同时经过一系列繁琐的讨论、落实大汉新道州政制出台了河北、河南、京畿被划为五道分别为河北西道、河北东道、淮北道、京畿道、畿南道。
    进入冬季之后开封又逐渐被寒冷与肃杀笼罩天空一片暗白寒风阵阵侵袭崇政殿内的灯火也显冷淡。殿烛照耀下汉天子与几名宰臣坐而论政已然一个多时辰了犹未告终。
    “陛下全永巡检使潘美已自岭南北返上奏朝廷两国和约缔成和书在此请陛下过目!”李涛起身将册章呈给刘承祐。
    漫不经心地翻阅了几眼刘承祐不由一笑:“这刘晟终究还是干脆竟一条不回尽数应允!”
    “此数典忘祖之徒迫于我朝威势为求一时苟安连国号都能轻易放弃败亡不远了!”李涛叹道。
    “朕倒是听说劝服刘晟的乃是宦官、宫婢林延遇与卢琼仙!”刘承祐一副洞悉其情的样子。
    范质刻板的脸上也不由露出蔑视:“国家大政竟操之于阉宦官、宫婢之手可见刘晟之昏聩。陛下只是暂止征伐彼却自以为得安冢中枯骨耳!”
    “区区宦官、宫婢岂能乱其政根由还在刘晟。彼之奸佞我之功臣将来破番禺执那林、卢二人可留其全尸!”刘承祐轻描淡写间尽显豪情。
    “可知岭南新改国号为何?”刘承祐问。
    “初拟为‘大越’不过潘美在番禺以其偏安为臣不足以称大迫其去‘大’而称‘越’为免与吴越相冲又复称‘粤’。本月十五刘晟于京郊祭告宗庙改国号为‘粤''自降为粤国主!”李涛禀道。
    点了点头盯着岁贡一项又瞧了瞧大汉也算是大张口了拟定为金1000斤银3000斤绢2000匹药材五万斤另加稻米十万石。不过南汉那边根本就没有还价的意思很豪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