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送行(第2/2页)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对此刘煦同样郑重说道:“都是为大汉江山社稷为国家长治久安!”
    “这话说得好!”刘旸道:“深为敬佩!”
    又饮一杯酒刘旸拿起酒壶手稳定地悬在空中淅淅沥沥的倒酒声响在耳中直到消失于空气中。
    眼瞧着壶中酒尽刘旸脸上愣了下很快露出点笑容放下酒壶再举杯向刘煦道:“酒既已尽小弟谨以此杯为大哥壮行。此去关山路远万万珍重!”
    刘煦也拿起半满的酒杯正色相对满饮。不够凉爽的清风微微吹拂着努力地驱散着弥漫在长亭内初秋的炎意在这场送别中兄弟俩的视线头一次真正对上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都禁止了。
    良久刘煦站起长身一拜:“太子殿下国事繁忙还请回宫臣就此拜别!”
    “珍重!”刘旸提起袖子回礼。
    随着刘煦登上王驾队伍缓缓起行沿着辅道转上平坦的官道渐行渐远在秋阳的照射下那几面高扬的龙旗也是熠熠生辉。
    刘旸矗立长亭良久眼神平静依旧只是这表情间逐渐显露出少许复杂。过了一会儿他身边的哼哈二将慕容德丰、马怀遇走了进来一齐行礼。
    “殿下!”慕容德丰轻声唤道。
    “都走了啊”刘旸长叹一声。
    刘煦是他亲自相送的最后一个人刘昉、刘晞已然先后离京各赴目的。面对三个兄弟谈话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多以勉励之言与一些场面话为主。
    然而哪怕是与最慷慨方正的赵王刘昉交谈都已难觅当初兄弟之间的那种和谐融洽了。每个人似乎都开始隐藏自己了每个人的面孔下都仿佛还有另外一张面孔诸王兄弟是这样刘旸自己又何尝不是?
    要说对刘旸太子地位威胁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封王的这三兄弟而刘皇帝让他们去各地戍边毫无疑问对刘旸是十分有利的在京中绝对不会有人再有那份条件与资格对他的太子之位产生挑战与冲击。
    而随着三王离京既久这些年积攒的声望与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淡薄。至于对三王在诸边建功立业培植势力然后返回京城夺位这种威胁与顾忌对于刘旸而言实在算不了什么。
    对于大一统的大汉帝国而言作为名正言顺的太子当掌握了中央大义之时就已经奠定了绝对优势。更何况戍边可不是分封以大汉高度集权的政治生态在中央权威深入地方军政尤其在军队的强力戒备与掌控上三王到了诸边也实在谈不上能有多大的威胁。
    这样的情况下按理说对此刘旸应当感到喜悦然而他却一点都笑不出来。不是刘旸迂腐仁厚容易伤春悲秋只是他的心理也有些疲惫了。
    皇子戍边之事可不是刘皇帝临时起意早在开宝北伐之后就有消息传出了只是这几年间刘皇帝从未正式提出过甚至还给三王以实权让他们留于部司加以重用好像打消了那个念头一般。
    然而当流言突然变成现实之时作为最大的得益者刘旸也忍不住去猜想刘皇帝为何会突兀地把这项决定付诸实际。
    因皇子们虚度享受怕他们堕落腐败以戍边磨炼这样的理由刘旸显然是不信的至少认为不止于此。不可避免的刘旸联想到了三个月前登闻鼓案那场风波。
    后来刘旸也想明白了连他都能察觉到背后的暗流以刘皇帝的英明以及诸多的耳目怎么可能毫无所觉。甚至于背后的具体情况都可能已经调查清楚了。
    而倘若是出于这个原因导致刘皇帝下定决心那么对于刘皇帝这份关怀刘旸也不禁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并且从派遣的这三王来看当初那场风波暗中推动的定在三人之列至于是谁此时的刘旸更是彻底丧失了继续探究的欲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