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59.胜局在握(第3/4页)  穿越成皇赵洞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队的联合绞杀。</p>

    有人惶惶而逃。</p>

    有人被湮灭在人群之中。</p>

    等得火光中再也见不到多少大理禁军的身影,安东南和杨康龙两人便又率着麾下向着前军冲去。</p>

    张红伟没去凑那热闹,只是收拢士卒,绞杀剩余的那些零星国都骑兵。</p>

    此役,怕是不会留下俘虏。</p>

    因为张珏说过,此役,要尽灭善阐府守卒和大理国都的援军。</p>

    这场仗,和当初刘诸温、张红伟两人打秀山、威楚府无疑是有些差别的。</p>

    当初打秀山,不杀降卒,是因为攻理之战才刚刚开始。若将降卒悉数斩杀,怕引起大理国内百姓的同仇敌忾。</p>

    百姓们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p>

    攻理之战打到现在,宋军没有被人人喊打,必然有着他们没有骚扰、荼毒百姓的缘由在里头。</p>

    不能说没有收获。</p>

    要是大理百姓全力相助大理士卒,大宋禁军只怕难以取得这样的胜利。</p>

    而在威楚,虽然最终同样没杀降卒。但实际上,威楚府守卒根本就没能留下多少人。</p>

    连带着,当初从秀山带过去的降卒,也在军营之战中死伤殆尽。</p>

    这点,张红伟未必察觉,但刘诸温定然是存着小心思的。</p>

    他用计诱使威楚府守卒和那些降卒在军营内厮杀,绝对不仅仅是只想着分散城头的兵力。也有着消耗降卒的心思。</p>

    借威楚府守卒的刀杀人。</p>

    最终,不仅仅攻下威楚府,还让得那些形同累赘的降卒死伤无数。</p>

    两全其美!</p>

    至于最后所剩的那点威楚府降卒和侥幸没死的秀山郡、善阐府降卒,杀不杀,便是无伤大雅的事了。</p>

    刘诸温、张红伟两人为何不杀?</p>

    因为杀了,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益处,就那么点人,不至于让大理心痛。</p>

    而留着他们,还能让得大宋禁军不至于在大理留下如元军那般“凶残”的印象。</p>

    皇上说让他们不要祸害大理百姓,明面上看似只是秉持“惜民”的观念。但其中,显然是有深意的。</p>

    这种深意,寻常士卒们揣测不到,张红伟或许也揣测不到,但聪明如刘诸温又岂会揣测不到?</p>

    民,是大理的民。皇上为何要惜?</p>

    这无疑是皇上心里头已经将大理百姓当成是大宋的百姓了。</p>

    而这意味着什么,还不够明显?</p&a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