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60. 城中骚乱(第1/2页)  穿越成皇赵洞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最新章节    “那现在大家投票表决吧”    赵洞庭轻轻点头,并没有对苏刘义的意见发表任何评论。https://品=书/网    坐在桌旁的人也没再说什么,各自将自己觉得适合副军机令这个职位的人选的名字写在纸上。    此时不在前线的元帅级别官员、将领总共就那么几人,人人都被提名,但还是以钟健、萧贤忠两人得票最多。    至于前面数次的探讨明明已经让钟健、萧贤忠成为热门人选,但为何还有人会举荐别人,这个中原因就实在错综复杂了。    这关乎着个个派系之间的角力,还有他们对自己立场的坚持、体现。    最后是由赵洞庭亲自唱票。    兵部尚书钟健以多过萧贤忠两票的优势获得最多票数。    赵洞庭唱票完,脸上露出些微微笑,道“那就由钟爱卿转任副军机令之职吧”    他开口,下面的人也都没有要反对的意思。    钟健站起身施礼,“臣钟健叩谢皇上”    大宋军中最具声望的青壮派是岳鹏、苏泉荡,朝中则是他,还有希逸、李狗蛋等人。    之前他是兵部尚书,希逸是成都府路转运使,岳鹏、苏泉荡是军区元帅,李狗蛋科技部尚书,谁都没到各省正副令级别。    现在他从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到副军机令位置上,虽然是剑走偏锋,但终究是跨出这步了。    从赵洞庭的表情上,钟健看得出来皇上应该是更偏向于自己的。这也就意味着,皇上日后会更加倚重青壮派。    随着朝中老臣们一个个的退休,换血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了。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无疑是不错的信号。    而至于空缺下来的兵部尚书之职位,这就不是由军机内阁投票表决了,而是由国务内阁提名任命。    赵洞庭摆摆手让钟健起来,道“就此散会吧”    “臣等告退。”    一众大臣都站起身来施礼,然后缓缓向着御书房外退去。    其后赵洞庭又将陆秀夫等人宣到了御书房里。新任兵部尚书的人选也被确定下来,是现任兵部侍郎池风鼓。    作为曾经鬼谷学宫中的大才,以他的能耐,管理兵部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翌日,有早朝。    赵洞庭在大殿上宣布了关于对文起、钟健以及池风鼓等人的任命。且正式给钟健、池风鼓等人换了官袍、大印。    钟健在三十岁这个年纪就成为堂堂的副军机令,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是真的。当然,仅限于赵洞庭时代。    同时,赵洞庭也让苏泉荡案的主审官王文富宣读了对苏泉荡的处置。    原建康军区元帅苏泉荡,复仇心切,不顾大局,且置上官之命于不顾,私调大军。剥夺其官身、爵位,贬为庶民。    就这么简单。    在大殿里的人谁都明白,这些罪责完全是避重就轻了。真说到底,苏泉荡最大的错其实是违抗圣意。    这条罪比任何哪条都重。    再就是不顾文天祥的劝阻。    朝廷、军中的两条大忌,他都犯了。    赵洞庭要保苏泉荡的心思坦露无疑,不仅仅在判决书上避开这两条,还只贬为庶民。真要处置,杀头都够。    当然,自苏泉荡的事传到皇城,就有许多人觉得苏泉荡肯定不会被刺死。他毕竟是从硇洲岛就跟着皇上的,劳苦功高。    王文富宣读完对苏泉荡的判决以后,大殿里的大臣们都很识趣,没任何人反对。    赵洞庭见没人表态,便道“稍后便将对苏泉荡的判决张贴出去吧以儆效尤”    然后宣布了散朝。    众臣鱼贯而出。    “恭喜了,钟大人”    “钟大人,恭喜恭喜啊”    “下官恭贺钟大人了”    “恭贺池大人。”    才刚出大殿,就有不少大臣对钟健和池风鼓表示了恭贺。当然大多数都以钟健为主。    兵部今日真是走运了。    原尚书成了副军机令,原左侍郎,则成了尚书。    钟健和池风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